|
|
新报讯(记者 李国萍) 近年来,内蒙古有关部门积极引导农牧民把发展沼气与家庭院舍美化、绿化、净化结合起来,使粪便、柴草、生活垃圾等得到有效利用。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现在农牧民只需花上几百元钱,一年四季就有用不完的沼气,从而告别了黑烟囱、老虎灶、烟熏火烤烧柴草的传统生活方式。12月27日,记者从内蒙古全区农村牧区能源工作会议上了解到,截至目前,全区已经累计建设户用沼气26万户,占全区适宜发展沼气户数的7.3%,完善村级沼气服务网点549个,建成养殖小区和联户沼气工程95个,建成大中型沼气工程14座,沼气建设步入全国前列。 据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厅副厅长纪大才介绍,2008年国家批复我区的沼气项目总投资近2.6亿元,投资额位列全国前10名。自治区发改委今年又为农村牧区沼气建设配套了2000万元资金,财政部也下达给我区教育部门生态校园建设补助资金1400万元,用于农村牧区中小学的沼气建设。按照《内蒙古自治区巩固退耕还林成果规划》的要求,2008~2015年,全区将利用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资金补贴农牧户建设户用沼气池24.1万个、太阳灶12.3万个、省柴节煤灶3.5万个。为了让更多的农牧民过上清洁经济的生活,2009年我区的沼气建设任务更加繁重,目前已经确定的建设任务包括户用沼气104160户、村级沼气服务网点700个、养殖小区和联户沼气工程36个、大中型沼气工程22座。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