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徽“村村通”惠及偏贫百姓 |
安徽新闻网7月20日电 安徽省将广播电视“村村通”列入民生工程,建立稳定的财政投入机制,解决了近400万偏远、贫困地区农民群众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难题。 家住深山的歙县上丰乡岩源村村民赵观根终于能看到清晰的电视节目了,有线电视接到家后,老赵再也不用为 |
|
气温会骤降20℃吗? |
安徽新闻网7月20日电 大伙儿都在积极准备观看22日的世纪日全食。近期有说法称,在日全食时气温会急降20℃。针对此种说法,我省气象专家表示,气温会降,但不会降那么多! 记者了解到,天文学家曾三次带着温度计去观察日全食:第一次是1995年10月24日,地点在 |
|
科大高材生教您“追日” |
安徽新闻网7月20日电 “戴着用墨水涂黑或烟熏黑的镜片观看日全食,眼睛都不能得到完全的保护。 ”中国科技大学学生天文学会的宋晨丞告诉记者,观看日全食一定要注意用眼安全。 7月22日宋晨丞将和几位会员一起参加新安晚报在合肥市杏花公园举办的“见证世纪日 |
|
可否关景观灯让空调“不掉链”? |
安徽新闻网7月20日电 合肥连续两天出现长时间、大面积停电,成为上周末市民议论最多的话题。有市民提议,既然用电负荷太重,能不能关闭一些景观灯,来缓解高温下的用电紧张现状呢? 18日零时刚过,安徽日报宿舍小区等金寨路沿线区域开始停电,一直到上午8时 |
|
“政策惠农”促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
安徽新闻网7月20日电 “去年种了10亩小麦,由于采用了政府提供的优质麦种,加上精耕细作,平均每亩增收50公斤。今年小麦收购价每公斤又提高0.20元以上,年初每亩又补贴了120元,种粮真实惠。”在滁州南谯区国家粮食储备库,当地农民朱继祥拿着刚收到的1700多 |
|
合肥猪肉消费进淡季 肉价却逆势上涨 |
安徽新闻网7月20日电 记者从合肥市畜牧部门了解到,猪肉消费进入淡季,不过肉价却逆势上涨。据监测,合肥猪白条肉批发价为每500克6.85元,较6月初的5.97元上涨了14.7%;猪肉后座、全精肉零售价格分别为8.5元和10.6元,较6月初的7.5元和9.2元分别上涨了13.3% |
|
天鹅湖昨晚又“吞”一命 |
安徽新闻网7月20日电 7月19日20时30分左右,合肥市天鹅湖再次发生悲剧,一名男子游泳时突然失踪。 22时左右,警方将该男子遗体打捞上岸。而就在18日晚,一名16岁的少年刚刚命丧天鹅湖。据了解,自2004年下半年蓄水至今,至少已经有33人在天鹅湖溺水死亡。 男 |
|
车辆年审尾气检测藏猫腻? 监察部门公开投诉件 |
安徽新闻网7月20日电 “刚开始检测时,说尾气不合格,但交钱后马上就合格了,这是为什么? ”最近一段时间,不少市民通过中国合肥门户网站“政民直通车系统”和百姓问政热线投诉,集中反映汽车尾气检测和驾考定点照相问题,这些投诉引起合肥市监察局高度重视 |
|
两环保成果入选国家首批自主创新产品 |
安徽新闻网7月19日电 7月15日,记者从有关部门获悉,在科技部近日公布首批认定的243个国家自主创新产品名录中,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安光所两项科技成果产业化产品“环保机动车尾气道边监测系统”和“城市空气质量连续自动监测系统”榜上有名。两项产品 |
|
专家支招科学观看日全食 |
安徽新闻网7月19日电 为指导公众科学观看日全食,7月17日,省科技厅邀请省天文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大教授李志超详细讲解如何观看日全食。 7月22日的日全食从日食初亏到复圆长达两个多小时,全食带宽度可达250公里,日全食的持续时间最长可达6分钟左右,这是 |
|
“追日”热潮引来观测器材热销 商家“偷着乐” |
安徽新闻网7月19日电 7月22日,一条长达万里的日全食观测带将扫过整个长江流域,作为可观测日全食城市之一的合肥,也随着日食的临近而掀起一股“追日”热潮。昨天,记者在走访中发现,市民对这次日全食的兴致很高,购买观测器材的有头发花白的老人,也有中小 |
|
日全食科普宣传丰富多彩 |
安徽新闻网7月19日电 记者7月18日从省科协获悉,针对7月22日我国长江流域将迎来壮观的日全食天象,省科协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科普宣传教育活动。 省科协围绕这次日全食天文活动,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普宣传教育活动。发挥省天文学会科技专家的作用,编印1 |
|
今年夏天比去年更热 |
安徽新闻网7月19日电 记者从气象部门获悉,出梅以来,我省气温一直不断上升,气象部门已经接连发布高温预警。而当前,还只是三伏中的“头伏”。今年夏天比去年更热吗? 从7月8日起,我省沿江江南出现连续高温天气,7月11日芜湖县最高气温达40.1℃,为有气象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