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雨水樽、人造雾、落叶肥 沈阳仨小区要建"水立方" |
2009-04-30 |
|
头顶着香气四溢的紫藤萝,眼前是牡丹、棣棠和碧桃;雨水不是被贮存起来,就是用来浇灌,一滴也没有浪费;而雾状的水柱则把小区的花园装点得像梦境一样的美丽……可能谁也不会想到,二三十年的老小区也能这么漂亮。别急,今年沈阳市仨老小区也能改造成这样。4月22日,“老社区新绿色”社区环保示范项目在北京正式启动。活动在全国(除北京外)选中5个社区进行环保改造,沈阳市的凌空八社区、湖畔社区和寿山社区榜上有名。
咱可以借鉴的地方1:收集雨水
好处:循环利用水资源
当天,记者与市区环保部门工作人员和3个社区的领导在北京石景山区八角北路社区进行了实地参观。
在八角北路社区,每幢居民楼的雨水管下面都不是空的。一根水管将雨水收集管和一个漂亮的蓝色大桶相连。而大桶下面还有一个水龙头。这个模样怪怪的家伙叫“雨水樽”,说白了就是一个雨水收集器。下雨时,它将雨水收集在这里,晴天用来浇灌小区的花草。一般大的雨水樽可贮水1吨,小的贮水七八百公斤,可以浇灌几百平方米的绿地。
咱可以借鉴的地方2:人造雾
好处:缓解小区干燥、污染的空气,净化环境
在八角北路社区的乡土植物园,最吸引记者的不是园里各种漂亮的植物和花卉,而是小区花园里并排设立的10多个水管,从水管里面出来的是喷雾。喷雾可以产生大量负离子,净化小区里的环境空气。它和普通的用龙头浇灌植物相比,可以节约大量水资源。
咱可以借鉴的地方3:地下贮水池
好处:每年节水1000吨
“现在您脚下就有一个巨大的贮水池”,脚踩着小区方砖的记者怎么也不敢相信,八角北路社区地下还建有一个贮水池。贮水池通过7道水沟,将雨水汇入地下的水池中。过滤后再把雨水贮存,然后通过水泵将水抽升到地上,用来浇灌花草。仅此一项,该社区一年可节水1000吨。
咱可以借鉴的地方4:落叶堆肥
好处:营养树木,增加空气湿度
乍一看,小区里的落肥栏更像一个大筐。在秋季,将小区散落各处的落叶收集起来,制成有机肥。
据悉,“老社区新绿色”项目启动后,沈阳市的3个社区也会通过设置太阳能路灯、绿阴停车场、雨水樽、堆肥栏、自助绿化等方式,因地制宜地实施环保改造。通过这些努力,让小区变得更绿色、更环保、更节能,让更多的居民支持环保。项目预计今年5月底即可完成。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