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带着沈阳孩子的嘱托 沈阳五中教师赴灾区支教 |
2009-04-30 |
|
“5·12”汶川大地震发生近一周年了,一个特殊的群体——灾区的孩子们却格外令我们牵肠挂肚。他们还好吗?心灵的创伤抚平了吗?新校舍建起来了吗?
今天(4月20日),受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的委托,沈阳市第五中学的10名教师将赶赴5·12地震重灾区——四川绵阳及所属各县中学,开展为期一周的支教行动。本报记者随同前往采访,报道沈城教师在灾区支教活动和灾区师生目前的学习生活情况。沈阳晚报和五中支教教师还将搭起一座连心桥,帮沈阳的中小学生和灾区孩子们结对子。
沈阳五中被选中支教
这几天,听说学校老师要去四川灾区支教,沈阳五中校园里沸腾了。高一年四班的47名同学早早筹划起来,有人要捐书,有人要捐钱捐物。但大家很快认为这样做不妥,因为这么多东西老师肯定背不动。
据班主任王智铭介绍说,最后同学们一致决定,每人制作一张个性化书签,写下祝愿和个人联系方式,让他转交给灾区学生,准备与灾区同龄伙伴交朋友。高一年八班同学则制作了一面个性化班旗,让班主任曹昕欣找个结对子班队。
市教育专家、沈阳五中校长周琦说,此次学校赴灾区支教,是受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学校优质化工程”项目委派。该项目在全国只选择了25所学校,东北地区只有两所,另一所是东北师大附中。沈阳五中因热心社会公益事业,课程教学改革成果突出被选中。为了不给灾区添麻烦,所有费用都由学校自己承担。
向灾区传播“新课改”
物理教师王智铭对四川之行充满期待。课题确定后,便开始了精心准备。他说,辽宁是新课改省份,他在讲课中一定要把新课改理念渗透给四川学生。在有的学校,沈阳支教老师和当地教师还将同台打擂,同讲一节课,进行技艺切磋。除了完成支教任务,王老师还要完成本班学生“部署”给他的任务——和灾区伙伴结对子。
据本次支教活动总领队五中副校长金巍松介绍,支教教师将先后赶赴绵阳外国语学校、平武中学、安县桑枣中学,在每所学校都将开展示范交流课,进行教学研讨,还将听该校教师的公开课。
本报特派记者 李明欣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