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沈阳地铁竣工后十一纬路恢复双行 |
2009-04-30 |
|
“局长接待日确实解决问题,不走形式,不走过场。下次哪个部门来,我还想参加!”
4月17日,《民生会客室》特别节目“局长接待日”举办第一期,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支队长宁家彬率支队宣传处处长张久利、交通处副处长杨志庆、科技处副处长高峰、秘书处法制科科长李文胜等做客本报,与市民面对面交流。现场气氛活跃,市民代表畅所欲言,嘉宾认真解答。两个多小时的对话,大家意犹未尽,散会后,市民代表仍围着交警支队几位领导“交流”交管问题。对交警支队领导认真果决的办事态度,市民表示非常满意。本报征集的200余条读者建议、问题及个案,会后也一并交给市交警支队予以解决或解答。
地铁竣工后十一纬路改双行
市人大代表、市个体劳协副会长王秀华昨日再次建议十一纬路恢复双向通行。“这个议案在沈阳市两届人代会上都提出过,但是至今没有解决。十一纬路单行,严重影响沿线居民的通行,而且影响中华路以南太原街商贸区的商业业态。”
宁家彬回答说,十一纬路恢复双向的方案已经研究多次,目前因地铁施工,许多路段占去了半边车道,因此短时间内还不能有改变,“地铁竣工后,这件事将第一个提到日程上,十一纬路到那时将恢复双行。”据介绍,十一纬路单行路线是指胜利大街一直到怀远门,其中包括中华路等街路。
限制重载货车穿行市区
“水泥罐车、大挂货车在市内通行时特别扰民,这些大型车辆经常横冲直撞,根本不遵守交通法规,经常引发交通事故。”王秀华建议,市内开发商施工用的水泥车和大挂车应该限时、限路在市区通行,尽量不穿行市区。而外地的水泥车和大挂车建议在三环外绕行,不通过市区!这样才能不影响市民的休息和工作。”
对王秀华的建议,交通处杨志庆副处长表示:“整治大货车的行动,交警部门一直在开展,进入市区的大货车,目前采取的是逐步限制的方法,比如东西高架桥、金廊以及市府大路和南京街都是24小时禁行。今后在二环、三环通往市区的入口处,我们会增加禁行和引导标识,以便让这些重载车辆尽量绕行二环、三环,不从市区穿行。”
高架桥口拟设电子诱导屏
读者代表梁志伟提出:“沈阳东西快速干道本来十分便捷,可是桥上一发生车祸便会拥堵,车辆进退两难。”这种情况时有发生,梁志伟建议在快速干道上桥口设置电子显示屏,及时提示桥上交通情况,进行交通诱导。
交警部门对此十分赞同,今年将向市建委提交安装报告,如果批复顺利,这些诱导屏有望于年内“上岗”。“在许多铁路的平交道口也时常发生类似情况,交通诱导屏也应在这些地方安装。”宁家彬补充说。
作为市公安局治安支队民警的梁志伟本人还有一项获得国家金奖的发明——数字显示式交通指挥信号系统,也是设在交通路口的电子显示屏。屏幕上显示路口距离、交通信号情况及倒计时、建议行车速度等内容,司机照此调整行车速度,就能正好赶上绿灯。“这种电子屏岗已在‘九一八’岗试用,希望今后扩大使用范围。”梁志伟的建议再次得到肯定。
长江街将尽快恢复通行
76岁的赵国第大爷是一名退休老交警,得知举办“局长接待日”活动后,马上报名参加。赵大爷向交警部门反映“倒骑驴”问题屡禁不止,影响交通秩序;“禁摩”后电动车发展迅速,这也带来了很多问题,“这样的车能不能带人?应该在快车道上行驶吗?”某些路段交通混乱,他在乘车途经向工街、长江街时,经常遇到交通拥堵现象。他还提出,北陵大街的信号灯,南北方向绿灯时间很长,东西方向绿灯时间则较短。
对“倒骑驴”、电动车等非机动车,交警支队现在正联合相关部门研究治理办法、限时限速并进一步加强监管;长江街路段由于人防工程施工,改造还未达成通车标准,下一步会协调相关部门尽快恢复通行。“北陵大街路段由于南北方向车流量大,只能采取保‘大动脉’,牺牲‘小血管’的无奈之举,这个问题会逐步想办法解决。”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