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咱也有家庭医生了 大医院专家走进县区小医院 |
2009-04-30 |
|
结合新医改方案,三级甲等大型综合医院专家走进县、区小医院。4月11日、12日,沈阳医学院沈洲医院、沈阳市红十字会医院积极行动起来,组织“百名医生进社区”义诊活动。记者深入社区采访时了解到,普通百姓面对这股“医改新风”特别关注。
专家被团团围住
11日8时30分,在和平区宝环社区广场,来自沈洲医院的12名专家被300多名居民围个水泄不通,他们有的咨询疾病预防常识,有的手持医院的检查单、放射线片、CT片向专家请教,心血管内科、外科、内分泌科、妇产科等专家耐心细致地解答各类问题,免费为群众测量血压和检测尿糖。
“医务部门及医生的重要作用是防病,而不是只坐在医院治病。”预防感染科科长张娟说,疾病预防应是全社会的事。比如,儿童容易发热,但发热低于38.5℃时,完全可以不用退热药;超过38.5℃时,服退热药,同时给予物理降温,然后就近就医即可。如果家长们都知道常用的退热处理方法,就可以大大节省患者的就医时间和就医成本。
专家将定期到社区义诊
在沈河区红巾社区,沈阳市红十字会医院的专家们也紧张地工作着。69岁的周大爷说: “我和老伴腿脚不太利索,去一趟医院真不容易。可老伴脑血管方面的毛病社区医院看不了。去大医院看病不光路上来回不方便,费用也比社区医院高。但社区医院没有脑血管方面的专家,也没有检查设备。”
57岁的田先生表示:“有的人因大医院费用高,小医院专家少,对到医院看病抱有恐惧心理,导致许多小病拖成大病、轻病拖成重病。如果社区专家多一点,相信很多小病就能在社区解决。”
对此,医院相关负责人表态,今后会考虑定期派专家赴社区进行义诊活动。
百姓拥有“家庭医生”
“社区医生逐渐被广大居民认可。”宝环社区一名干部告诉记者,对于一些感冒发烧的小病,社区医生能做到快速诊断,药到病除。同时,他们还以慢性病的管理、建立健康档案等为切入点,上门为市民提供健康教育、护理和病床服务。
沈洲医院冀慎泉院长感叹,新医改最大的受益者应是老百姓,专家进社区以及今后大医院与社区医疗服务中心“联姻”,这意味着让居民身边都有一个“家庭医生”。据悉,市卫生局将推广公立大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联姻”工作,通过大医院托管、对口支持等多种形式,让市民拥有“家庭医生”不再是梦。
本报高级记者 唐葵阳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