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小学用赏识刺激孩子成长 进步了奖“小蚂蚁” |
2009-04-30 |
|
沈阳市皇姑区宁山路小学用赏识刺激孩子成长 给进步同学发放“蚂蚁”徽章
晨报讯(记者 陈婵婵)1只、2只、3只……一共55只“小蚂蚁”。
五年六班的佟文静以绝对优势,成为学校的NO.1(第一),这表示她是全校进步最快的同学。
昨日,沈阳市皇姑区宁山路小学举行“集贴争章”活动表彰大会,130名“小蚂蚁”榜上有名。
蚂蚁蚂蚁 学生的“命根儿”
小身子,大力气,小脑袋,大智慧。谁说小小的蚂蚁不起眼儿?在宁山路小学,它们可谓“贵宾”,是孩子们都想得到的“至高荣誉”。
“开始我没有其他同学得的多,还偷偷地哭鼻子了呢。”佟文静说,后来自己在课堂上多发言,班级的劳动也积极参加,“小蚂蚁”数量才一路飙升。
该校德育校长王鸿说,上学期,学校出于凝聚力量、启发学生思维等考虑,向全校同学征集代表宁山路小学精神的形象电影,经过层层选拔,结果个头最小的“小蚂蚁”脱颖而出。
“是一位小学妹设计的,受电影《不要招惹蚂蚁》的启发。”佟文静说,“女蚂蚁叫宁宁,男蚂蚁叫山山,代表着勤奋刻苦、团结协作、勇往直前的精神。”
“可别小看了这些‘小蚂蚁’,这可是学生的‘命根儿’。”王鸿说,学校每周给每位老师发放10枚光荣贴,只要发现学生在任何一方面有进步,就随时奖励一个光荣贴,得到5张可以换一个光荣章。
“不局限在学习上,劳动上、礼仪上都可以。比如以前这个孩子不爱劳动,现在能主动劳动了,就会得到奖励。”王鸿说。
据介绍,全校一共有1560名学生,其中1459名学生都得到了“小蚂蚁”,130名“小蚂蚁”得到表彰。
“小蚂蚁”让师生发现爱
在这次表彰大会上,徐凤老师所带的四年四班获得了“先进班”的称号,全班一共换得了38枚光荣章。
“他们特别爱我,”看着端坐的同学们,徐老师眼圈红了,“‘集贴争章’活动让孩子们更团结友爱、更和气了。”
徐老师说,因为要在各方面发现学生的优点,所以她比以前更用心去观察孩子们。
“有一次,我问孩子们,明年再带你们一年怎么样?你猜,孩子们说啥了?”徐老师的语调明显哽咽了,“汪奎同说:‘明年我们给你做个藤椅,你就坐在上面,我们干活儿’。”徐老师解释说,“这是因为孩子们看见我的白发多了,心疼我啊。”
“有一次,我跟孩子们请假去看望生病的母亲,就在我马上走出门时,几个孩子跟我说‘老师你要注意安全’,就这一句关心的话,我当时就哭了。”
“‘小蚂蚁’让我们之间更加懂得互相去爱,我会像母亲疼爱孩子一样去爱他们。”徐老师说。
这种赏识电影应该推广
六年三班邹良舒的母亲王丹告诉记者,自从学校开展“集贴争章”活动以来,孩子变化很大,更喜欢学习了。
“都是独生子女,物质上的东西已经刺激不了他们了,这个光荣章从精神上激励了孩子。”邹良舒的母亲王丹说。
“通过这种方式多发现孩子的优点,让他们生活和学习更有目标和希望。”王鸿表示,这与学校“从平凡到杰出”的校训正好吻合,“接下来,学校还要给学生做问卷调查,规范发放‘小蚂蚁’,让这种赏识机制更完善。”
辽宁省青少年研究会副秘书长周永梅首先肯定了“小蚂蚁”的形象设计。“没选择高大威猛的电影,而是选择小蚂蚁作为自己的形象电影,让孩子们从小就懂得平凡不等于平庸。”
周永梅认为,这种赏识教育能让孩子在活动过程中,产生成就感和幸福感,将来做事能更有动力和方向感。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