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8名农民大学生当“致富明星” |
2009-04-30 |
|
“以前缺技术,投入与产出不成比例。带着问题‘充电’后,回头再发展自己的产业就从容多了,科技真管用啊。”说起去年的大学时光,抚顺县救兵乡五龙村中草药种植专业户李红至今仍感慨不已。
2008年3月,怀着对技术的渴望,李红作为抚顺县“送农民上大学工程”的第二批学员来到沈阳农业大学进行专业学习。半年后,她以优异成绩学成回乡,通过引入先进的滴灌技术,既解决了引水上山难题,又节省了大量水资源。随后她陆续带动全乡几十名村民建成上千亩五味子中草药园,去年底出口五味子10吨、黄芪40吨,户均增收近5000元。为将产业做强,她在县科技局大力扶持下,成立了“红顺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目前,入社会员达到57名,五味子种植面积扩展到4000多亩。
眼下在抚顺县,像李红这样通过掌握科技而成为产业带头人的“农民大学生”达到58名。这些头脑活络、筋强骨壮的“致富明星”,通过自己的实践与魄力,带动了当地上万名群众共同走上富路。
富了脑袋才能富口袋。两年来,抚顺县在新农村建设中,以科技为载体,搭建有效平台,组织开展了“送农民上大学工程”,着力培养一批“懂技术、善经营、留得住、用得上”的新型农民。该工程规划用4年时间,分期、分批选派有实践经验的150名农民到大学进行系统培训,最终实现每村一名具有“引领和示范”效应农民大学生的目标。
2007年至今,抚顺县科技局在实施“送农民上大学工程”中已选送107名学员,分别到沈阳农业大学和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进行专业学习。他们建立了良好的沟通与奖励机制,及时解决学员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同时对学习期间表现优秀的学员每人奖励2000元。现在,已有58名农民大学生学成返乡。对毕业学员进行跟踪服务,提供一切便利条件帮助他们发展产业,也是该项工程的重要一环。针对毕业学员在发展相关产业过程中存在的资金短缺问题,抚顺县科技局积极与金融机构沟通,帮助农民大学生申请贷款,为他们创业提供资金支持。
在58名农民大学生的带动下,抚顺县草莓、山野菜、食用菌等产业均呈现规模发展态势,中药材、肉食鸡养殖等一批产业合作社如雨后春笋般成立。这些产业如今正从核内向核外呈辐射趋势发展,使越来越多的农户加入其中,逐渐走上富路。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