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沈阳最大吸毒贩毒案告破 42个毒贩子是“铁哥们” |
2009-04-30 |
|
谁也没有想到,一起普普通通的支票诈骗案,背后竟隐藏着一个吸贩毒团伙,而这个大毒瘤中竟然暗藏着42根“毒刺”!为了除掉这个毒瘤,沈阳站前治安派出所动用了全体民警,奋战了整整一个月。3月24日记者获悉,42名毒贩中已有30人被刑拘,缴获的大量毒品即将被销毁。
诈骗案揭开“毒案”
这个庞大的吸毒贩毒团伙是被一个大连商人发现的。
今年1月18日,大连商人刘老板想在沈阳参与一个大项目的投资,因为资金不足想贷款,银行规定必须有3000万元的支票做抵押。刘老板的朋友郑宝国拍了胸脯:“包在我身上!”很快,一张3000万元的支票送来了,刘老板喜出望外,当场甩给郑宝国11万元好处费。
几天后,刘老板到银行办理贷款业务,被当场拒绝,而且银行还要送他去公安局:支票是假的!刘老板四处寻找郑宝国,结果是人没影了,手机也停机了。耽误大生意不说,11万元钱还打了水漂,“绝不能放过郑宝国!”2月18日,刘老板出现在北站公安分局站前治安派出所:“我举报郑宝国,他诈骗带吸毒,我曾在他身上发现过冰毒,他们的‘毒圈子’很大,能有七八个人!”
抓捕42名毒贩
郑宝国今年44岁,在沈阳“毒圈”知名度很高,常常能弄来纯度很高的海洛因和冰毒。两天后,派出所所长李云峰带领民警在惠工广场一旅店将其抓获。经过两天两夜的审查,郑宝国不但交代了诈骗的犯罪事实,还供出一个令警方震惊的特大吸毒贩毒团伙:该团伙有近百名“瘾君子”和毒贩子!
“派出所31名民警全体参战,务必捣毁这个大毒瘤!”整个抓捕行动整整持续了1个月,民警跑遍了沈阳大街小巷、铁岭、辽源、辽阳、鞍山、广东惠州等地,平均每天抓捕1.5名毒贩。其中一些抓捕情节让民警印象深刻。
抓捕团伙骨干相琪:与民警相遇时,相琪正在贩卖毒品。民警当场搜缴了十几粒麻古丸,在追问其他毒品时,相琪诅咒发誓只有这些了,结果民警从废弃的暖气管中搜出了3袋海洛因。面对毒品,相琪支吾了好一会儿,才说出一句:“你们连这儿地方也能找到啊?”
抓捕团伙头目张景波:民警冲进屋时,他正趴在卧室中央,嘴里叼着吸管,紧贴着地板上的一盏酒精壶,忘情地吞云吐雾。民警连喊了几嗓子,张景波只是抬抬头。“他吸得太多了,有些神志不清,反应十分迟钝。”
毒品数额大毒贩数量多
3月24日上午,站前治安派出所会议室里,民警像变戏法似的从一个大包里往外掏着东西:3个酒精壶(吸毒用具、每个至少值2000元)、几十个五颜六色的吸管、340克冰毒、63克K粉、几百瓶海洛因勾兑液、450粒麻古丸……
“我们一共抓了42人,这些人不光吸毒,还贩毒,属于以贩养吸。他们当中毒龄最大的6年,最短的半年以上。”在这些毒贩中,以张景波为上线,他是广东惠州人,经常从“不知名”的更大毒贩手中购买高纯度、多品种毒品,然后加价卖给沈阳一对姓莫的夫妻,几经转手,毒品在瘾君子手中层层加价贩卖,20元一粒的麻古丸,倒了几手后变成了100元,所赚“利润”全被用来吸毒了。
民警经过一个月的奋战,抓获了42名犯罪嫌疑人,其中刑事拘留30人、强制戒毒3人、行政拘留9人。另据警方透露,还有一些嫌疑人与此案有牵连,警方希望这些人早日投案自首,否则将被立为逃犯上网全国通缉。
毒案背后的反思
这个特大吸毒贩毒团伙,是沈阳警方近几年破获的涉案人数最多、缴获毒品最多的大案。通过调查、抓捕几十名犯罪嫌疑人,警方深感毒贩的狡猾和毒品的危害。
1.朋友骗朋友吸毒
据办案民警介绍,42名涉毒犯罪嫌疑人,除了家在外地的几人外,大部分是朋友关系,而且是十分要好的“铁哥们”。没沾染上毒品前,他们对毒品不屑一顾,甚至鄙视吸毒者。那么,是什么原因让他们染上毒瘾呢?就是哥们义气,朋友圈里只要有一人吸毒,聚会喝酒时就会大肆渲染毒品的刺激性和无瘾性,酒喝多了自控力差,再加上好奇心作怪,往往尝一口,大家再一起哄,很多人也跟着尝试,结果一失足成千古恨。毒贩赵某痛陈:“一染上毒瘾,朋友就变成了魔鬼,拉你下水、赚你的钱,我以自己的经历劝告年轻人,永远不要碰毒品,千万别跟‘毒友’交往!”
2.以正常身份做掩护
“这些人中,除了无业者外,剩下的都有合法职业,他们用合法职业做掩护,暗中从事贩毒的勾当。”
团伙主犯张景波,在惠州开了一家矿泉水水站,明里是水站经理,暗里吸毒贩毒。如果不是被沈阳的下线供出,还会以合法商户出现在众人面前。“谁能想到,水站经理竟然是个毒贩?”毒贩子中,有的经营食杂店,有的开着小饭馆,还有的开着小旅社,真是人前是人,人后是鬼。
本报记者 崔平 实习生 董乐
摄影 王大局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