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进护林员的生活世界 奉献要大于所得[组图] |
2009-04-30 |
|
 桓仁八里甸子镇国有林场护林员丁杰在大山深处护林13年,他生活在一个人的世界里,“见人比见野猪和熊瞎子还难”。他常常凭高而啸,以此来排发心中的枯燥和孤独感,进行自我调节。 张全国 摄
 巡山渴了吃一把雪,喝一口山泉水,这是寻常事儿。 张全国 摄
专业人士常说,林业是“三分造、七分管”,植树很重要,但管护更重要。在全国第31个植树节来临之际,本报记者深入大山群中,将关注与关切的目光投向可敬、可爱的护林员们,他们是林业战线上一支重要的队伍。我们和读者一起走进这2万人特殊而平凡的生活世界。
肖洪波 董文宇 本报记者 郭宝平
2万人保护全省5000万亩森林
2000年以前,我省的护林员有两种:一种是在国有林场里负责护林的工人,另一种是村里选聘的看护本村集体林的农民。与前者相比,后者人员不足、管理随意,是支“非正规军”。
从2001年起,我省开展了中央森林生态公益林补助试点和省级自费天然林保护工作。为加强护林队伍管理,全省严格依据《辽宁省护林员和监管员聘用办法》及《辽宁省公益林护林员和监管员考核办法》聘用管护人员,按照村民推荐、考试考核、生态办审批、公示后择优录用的程序,对护林员实行业务培训、统一着装、挂牌持证上岗。
全省的生态公益林和天然林管护队伍现有17530名护林员、2900名监管员,共2万余人,相当于两个师的规模,担负着全省近5000万亩森林的生态保护重任。他们不但要承担森林防火、防虫、防盗“三防”责任,保证无乱捕滥猎、乱采滥挖、私自埋坟、放牧破坏等现象发生,还要指导林农开展科学营林,负责采伐监理等工作。
一名护林员的《巡山日记》
3月6日上午,一夜雨加雪后,刀尖岭的山路更不好走了。
记者在本溪市桓仁满族自治县二棚甸子镇找到护林员隋玉东时,他正深一脚浅一脚地在雪坡上巡山跋涉。裤腿都湿透了,但他却挺乐呵:“有这场雪我是最高兴了。在春秋护林防火期里,我是恨不得天天下雨、下雪才好呢。护林防火是大事,林业就怕一个火,如果发生山火,那得耗费多少财力和人力? ”
说话间,看到对面坡上有被风雪刮倒了的树,隋玉东立刻下到沟里,再爬到对面,从身上的工作包里取出皮卷尺、巡山日记和笔,测量后记录:发现2棵“风倒木”,一棵腊树,胸径18厘米;一棵榆树,胸径20厘米……
县林业局的同志说,无论天气多么恶劣,隋玉东每天例行的巡山时间和路线都不会改变。
巡山日记里工整地记载着他每天的巡山路线、新发现的珍贵树种等等。记者摘录了最后几篇日记:
3月1日——晚上6时17分,接到手机号1508426××××的电话举报说,四组××明天准备要偷砍千金榆,问我管不管。我问是否属实?他说是真的,我说那好,我明天会认真防范,对方挂了电话。
3月2日——早上5点零3分,我给何庆洋打电话,安排他早起和彭玉锋去跟踪调查××是否真的去砍树。经核实,当天该村有人过生日,××在他家喝酒,没上山。明天还要继续跟踪调查,不能大意。
3月3日——××没上山。领导要求用GPS测一组前山天然林和四组大顶子沟门红松林。另接到通知,3月5日9点在四平小学学习。
3月5日——全体护林员在四平小学培训,学习了林业法律法规、森林防火、保护珍贵树种、禁牧期和巡山日记的填写……王立东讲了护林员的考核事项及办法。最后李镇长讲话,主要内容是:1、加强护林员自我管理,2、坚持考勤和请假制度,3、做好林业工作,4、防火落实到位,5、护林员要发展产业。
“今天我得这么记:3月6日,和辽报记者一起去刀尖岭巡山……”隋玉东舔舔嘴角上的冻疮裂口,笑着说。
共3页。 1 2 3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