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中图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国图鉴社)官方网站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地区消息 > 辽宁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胡锦涛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为民担当风雨可度
2009-04-30
  万家忧乐,皆上心头。今年的全国两会,民生成为最热的话题。   胡锦涛总书记在参加地方代表团审议时指出,“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民力”。这阐明了改善民生与凝聚民心民力的内在关系,将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的重要性提到一个新高度。   温家宝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披露的14个核心数据,从就业人口、城乡登记失业率、CPI、企业居民减税,到医改投入、“三农”投入、社保资金等,几乎都与民生息息相关。   两会召开前夕,人民日报一项“您最关注的两会热点问题”的调查显示,位居关注度前十位的热点问题中,八个直接事关民生。   重民生者得民心。民生工作做得如何,不仅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基本需要,也直接关系到执政者的人心向背,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   我省一直把保障改善民生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尤其是振兴战略实施以来,省委、省政府高度关注民生,棚户区改造、援助零就业家庭就业、辽西北饮水解困等一系列重大民生工程顺利推进,振兴成果更多惠及广大人民群众。在金融危机面前,民生问题尤为关键,如何看待民生,如何保障民生,将直接决定“保增长、促振兴”的成败!(二)“民生在勤,勤则不匮”。民生一词最早语出《左传·宣公十二年》,意为人民只有勤于劳作,生计才不会匮乏。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目标,来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此民生已非彼民生,民生不再是简单意义上的“有饭吃、有活干”,现在,民生问题已经是经济发展的信心之源,社会和谐的重要要素。   没有班上,不算好;没钱读书,不算好;没钱看病,不算好;未来缺少保障,不算好;“三农”问题突出,不算好……   社会经济发展的目的,从来就不是单纯的积累财富,而是旨在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的福祉。历史和现实都启示我们,民生问题,任何时候都轻视不得,忽略不得,淡忘不得。在当前特殊的经济背景下,我们要把民生问题推举到崭新的高度!(三)   民生所指,民心所向;民生所在,党心所系。谁真正了解民生问题,谁就会赢得老百姓的真诚拥护,谁就能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在年初的省两会上,我省提出了保增长、促民生的核心目标,今年地区生产总值要增长11%,提出了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保增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扎实推进就业、住房、社保、教育、医疗等领域的重点民生工程建设,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进一步抓好平安建设、安全生产、节能减排等关系群众利益和发展全局的重点工作。   去年,我省实施了几个重点民生工程,让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特别是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以来,“党员干部走进千家万户”、“解难题促和谐”、“环保攻坚惠民”等三大主题实践活动,如同春风化雨,城市乡村暖流激荡。   这正是对“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忠实践行,正是怀爱民之心、尽爱民之责、干爱民之事的大好举措,体现了执政理念上的“民本”取向。   在今年的规划中,我省十项民生工程项项务实且有高度:其中实名就业100万人、养老金每月提高110元等,让民众心中踏实。   民生是杆秤,称出的是执政为民的万钧重量。(四)   我们强调改善民生,不仅是扩大内需的治本之策,更是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   我们需要在扩大内需中改善民生,深化改革。把扩大内需同改善民生结合起来。   这是一组民生数字:2009年我省将新增公益就业岗位3万个,通过“阳光工程”培训农村转移劳动力30万人,通过普惠制培训农村转移劳动力25万人,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高20%,将上世纪60年代精简职工的补助标准提高80%,将大学生纳入医保,廉租住房保障户要达到20万户,力争全年减少低收入贫困人口50万人……   任务庞杂,千头万绪。做民生工作,需要高高举起,不能轻轻放下。关涉群众利益的事,做得多细都不为过,做得多实都不为过。改善民生办实事,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推举民生到崭新的高度,没有最高,只有更高。   “为民担当,风雨可度”。各级领导干部,只要同广大人民群众同甘苦、共患难,肩负起民生的责任,把发展目标恒久地定格在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上,就必定能够赢得民心、集中民智、凝聚民力,形成无坚不克、无往不胜的强大力量!
     相关链接
    · 和珍稀植物亲密接触 沈阳植物标本公园免费
    · 沈阳市招募清洁环境服务志愿者
    · “十二五”沈阳将开建三条地铁线路
    · 浑南新区:立体化整治环境
    · 9日,沈阳全民卫生清洁日
    · 沈北新区:全面提升环境质量
    · 沈阳上半年慈善筹款850余万元
    · 感受沈阳地铁 地下17米列车疾驰如风
    · 盛世盛宴——中国沈阳首届动漫电玩节探秘
    · 全沈阳市中小学校舍将逐栋“体检”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65号4楼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 京ICP备0911063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