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坎万余外出农民实现三个跨越 |
2009-04-30 |
|
地处大石桥市西部水田区的高坎镇,多年来由于成功地转移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目前在京、津、沪、豫等地务工经商的农民已达一万余人。金融危机的寒流袭来,如果这些外出农民回流,将给当地乃至全市的就业形势带来巨大压力。3月6日,记者来到高坎镇采访时却意外地发现,这些外出农民不仅罕有返乡者,而且随着春天的到来,还有不少农民在这些人的带动下陆续踏上进城之路。
镇领导告诉记者,这一切缘于高坎镇的外出农民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完成了三个跨越,即“从种地到经商的跨越,从农民到老板的跨越,从农村到城市的跨越”,他们已经不再是单纯的打工者。
高坎镇是大石桥市西部典型的农业大镇,有人口5.6万人,劳动力2.7万人,其中剩余劳动力1万余人。高坎人到北京务工经商始于上世纪80年代末,起初是几位不甘受穷的农民带着一点点积蓄来到北京,经过一段打工生涯后,摸索着在昌平开了几家饭店或者娱乐场所,凭着一股韧劲,凭着吃苦耐劳的精神和灵活的经营理念,经过几年的努力,终于成就了一番事业。随后,在他们的影响下,亲属带亲属,朋友带朋友,使高坎在京务工经商人员队伍不断扩大,产业也形成了规模。目前,高坎在京务工经商人员已达6000多人,拥有营业点300多个,年获利近3亿元。这些农民现已在北京拥有私人住宅100多套、高档私家车100多台。近三年来,高坎人在北京的固定资产投资以每年1亿元的速度增长,目前总投资额已超过5亿元;进京人数以每年近千人的速度增长,并且已有120多人把户口迁至北京市区,使高坎镇的外出农民真正实现了从种地到经商、从农民到老板、从农村到城市的跨越。
高坎人在北京不仅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而且为家乡人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树立了榜样。在他们的带动下,家乡人纷纷走出家门闯市场,离开土地求发展。目前,高坎人到天津、上海、河南、河北、山东、大连等地务工经商的人员已达4000多人,镇内已基本没有剩余劳动力。
为了更好地为外出农民服务,解决他们在创业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后顾之忧,高坎镇党委、政府做了大量的工作。根据在京人员的要求,组建了在京务工经商党支部,使在京务工经商的23名党员“离乡不离党组织,经商不忘是党员,致富体现先进性”,并得到了大石桥市委的肯定;成立了高坎镇在京务工经商人员联谊会,镇政府还出面协调客运公司,在高坎设立了固定的客运站点和售票处。同时,镇、村两级通过对外发包、亲属代为耕种等方式,确保外出农民承包土地的合理流转;对中心小学布局进行了调整,并设有专车接送学生;对务工经商人员在高坎的父母就医,镇、村优先为其办理参加合作医疗手续,优先为其办理各种核销手续。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