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中图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国图鉴社)官方网站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地区消息 > 辽宁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胡锦涛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在沈全国政协委员冯世良一趟校园行催生两个提案
2009-04-30
  冯世良委员提交两个提案:●课间让孩子们多歇5分钟 ●把“贵族纸”请出学生书包   “小同学,让我拎拎你的书包沉不沉?”“十分钟的课间休息,够用不?从教室到操场,跑个来回还赶趟儿吗?”3月2日下午,北京市第66中学的校园里出现了一名精神矍铄,满头银发的老人,他就是全国政协委员冯世良。   在全国政协会议开幕的前一天,在沈全国政协委员、辽宁省糖尿病研究中心主任冯世良揣着问题到北京的校园里寻找答案。这次校园行,催生出两个关于青少年健康的提案。昨日,政协大会刚开幕,冯世良委员就把写好的两个提案提交了大会。   提案一:   课间让孩子们多歇5分钟   “课间活动真是丰富多彩。看,操场中间,有的跳皮筋儿,有的跳绳,有的踢毽子。最有趣的是一年级的小同学,他们由老师带着,在做老鹰捉小鸡的游戏呢。”这段话摘自小学语文课本第七册中的《课间十分钟》一文。片段中描述的画面,对于如今的中小学生来说已经十分陌生了。   冯世良委员用一段怀旧的课文开始提案的阐述。他认为,把课间10分钟从中小学生身边夺走的原因是:现在许多中小学校的教学楼越盖越高,尤其是重点学校最为严重。根据国家规定,小学最高四层,中学最高五层,而有不少学校已经是五层以上。从五楼到操场,跑个来回,即使是成年人,没个三四分钟也完成不了呀。何况,每堂课都要这样反复,孩子们当然受不了。   冯世良委员对记者说,从2005年开始,他连续两年在全国“两会”期间,递交关于遏止我国青少年体质下降的提案。“我想借这一良机,教育部门应重新审视课间休息10分钟这一实行了半个多世纪的制度。我建议,中小学课间休息时间应由10分钟延长至15分钟。”   “别小看这5分钟,孩子们不但有充足的时间去卫生间,更有时间来放松一下高度集中的思想,真正达到缓解疲劳的目的。至于增加的5分钟从哪挤,是将45分钟的课堂时间减为40分钟好,还是延长学生在校时间,可由教育部门公开征求社会意见。”冯世良委员说。   提案二:   中小学教材别用“贵族纸”   “每到中小学生上下学的时候,我经常在校门口见到这样的场面:许多孩子正吃力地拖着旅行箱式的带轮子的书包。原先是背着书包上学,现在得拖着书包。可见,孩子们的书包已经不堪重负了!”冯世良委员说。   冯世良委员向记者展示了这样一组数据:通过对某小学一个班级学生的书包与体重进行测量,结果书包的重量居然达到孩子体重的15%,最多的更有超过20%。一般情况下,书包都得在5公斤至8公斤左右。随着年龄的增长,到了初中以后,10公斤以上成了普遍现象。   这么“重”的书包,孩子们怎能承受?中小学生正处在长身体的关键时期,而书包的加重,正是导致学生颈椎病发病率越来越高的原因。书包为什么越来越重?冯世良委员认为,教材的重量是个大问题。   冯世良委员分析,目前,各地中小学的教材大多是16开大版面,铜版纸彩色印刷,其装帧、设计、印刷的精美程度不亚于专业画报。像铜版纸这样的优质纸张的分量本来就比一般书籍的纸张要重出一倍以上,学生的书包怎能不重。   同时,这也加重了家长的经济负担。“豪华课本”当然价格不菲,一个初中一年级学生一个学期的教材费将近300元。一位家长曾向我抱怨:“只用几个月的课本,如此设计浪费太大了。”   “我们一方面在建设节约型社会,另一方面卖给他们的课本却处处透着铺张浪费,此般教育怎能收到好的效果?”冯世良委员建议:尽快停止铜版纸印刷教材!改由普通纸张印刷。“我们在提高教材的印制水平时,必须树立这样的思想:摒弃了朴素本色的教材,内容再好也算不上是好教材。”冯世良委员强调。   本报记者朱峰北京报道
     相关链接
    · 和珍稀植物亲密接触 沈阳植物标本公园免费
    · 沈阳市招募清洁环境服务志愿者
    · “十二五”沈阳将开建三条地铁线路
    · 浑南新区:立体化整治环境
    · 9日,沈阳全民卫生清洁日
    · 沈北新区:全面提升环境质量
    · 沈阳上半年慈善筹款850余万元
    · 感受沈阳地铁 地下17米列车疾驰如风
    · 盛世盛宴——中国沈阳首届动漫电玩节探秘
    · 全沈阳市中小学校舍将逐栋“体检”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65号4楼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 京ICP备0911063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