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个农民工工会主席眼中的就业危机 |
2009-04-30 |
|
新华网辽宁频道2月28日消息(记者 陈梦阳 王丰丰)中国农历新年过后的每天上午,58岁的张学东都习惯性地在沈阳鲁园零工市场大门口和院子里转一圈,希望能碰到几个前来招人的雇主。
可多数时候她只能失望地回到办公室,对同事感慨“今年的雇主真是少多了”。
张学东不是要找工作的农民工,而是这个零工市场工会的常务副主席,工会的办公地点就在市场角落里的3间平房里。
人们习惯称这个工会为“农民工工会”。“因为到零工市场上来找工作的几乎都是农民工。”张学东笑着解释。
成立于2005年4月的沈阳鲁园农民工工会是中国第一家城市零工市场工会,成立之初的最主要工作是帮助农民工维权,如讨要被雇主拖欠的工资等。
“当下,维权已经不是我们的第一要务了。”张学东说。
“这一方面是由于几年来政府对农民工权益保护工作日益加强,另一方面,则是现在工作不好找了,我们现在主要是帮农民工找工作,”张学东说,“从去年10月以后,来市场里招人的老板越来越少了。”
张学东的判断标准非常简单却又直观:“农民工肯定不会开车来,开车来的都是要招工的老板,以前每天院子里外都会停下几十台车,可现在却寥寥无几。”
农民工们和她的判断相同,每当市场里走进一个穿着讲究的人,立刻就有一群农民工围上去,争先恐后推荐自己,希望能给自己带来一个工作机会。
与雇主减少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来这里求职的农民工不减反增。每天一早,农民工就挤满了市场里的求职大厅,目不转睛地盯着电子大屏幕上滚动着的用工信息。
大厅外面的院子里甚至院子大门口,也密密麻麻地站满了了求职者,每个人的胸前都挂着一个卡片,上面写着“电焊工”、“厨师”等字样,卡片的背后则印着农民工维权电话。
“那是我们工会免费给农民工发的,他们的职业特长也是我们的工作人员帮着写上去的。”在张学东看来,能为在这里求职的农民工做点事让她很开心。
“我们这个工会不向农民工收会费,纯粹是免费服务。”她补充道。
目前,鲁园农民工工会的日常开销由沈阳市总工会和市场所在的和平区工会负责拨款。
现在张学东和另外两个同事每天都要翻遍当地的各种报纸,特别是广告栏。“我们要把上面的招工信息和招聘会信息记下来,再贴到院里的布告栏上。以前接触过的一些老雇主,我们也经常打电话过去问人家现在还缺不缺人”。
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尤其是农民工失业问题非常严峻。由于工厂倒闭、裁员等原因,全国1.3亿名外出农民工中至少有2000万失业。
“整个经济不好了,当然会影响到用工的企业,不管是用人数量还是给的薪水都要减少,这也是必然的”。张学东对就业形势趋紧的感受从去年10月开始,“从那时起,不仅来招工的老板少了,给的薪水也比以前少了约20%”。
尽管鲁园农民工工会刚刚完成的一项就业意向调查显示,被调查的50名农民工都认为现在找工作比以前困难,可是记者在零工市场里随机问到的10几名农民工却都不打算降低薪水要求。
“等等看吧,实在不行了再说。”一位来自河南,胸前卡片上写着“山西刀削面”的农民工说,来沈阳打工10几年了,家里还有老婆孩子,分到的土地也早就转包给别人了。
他表示,就是一时找不到工作,也绝不会回家务农。“回去干什么呢?”他像是在问记者,也像是问自己。
他的想法很有代表性,在张学东做的50份问卷调查中,仅有两人表示如果找不到工作就回家务农,其余的都选择继续留在城市里。
金融危机造成的农民工失业和就业困难已经引起中国政府的高度关注,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以鲁园零工市场所在的辽宁省为例,农民工有资金需求的创业项目可以获得3万元至5万元小额借款。
中国各级工会现在也都把帮助农民工就业作为一项重点工作。今年全国工会将以就业援助为重点,通过开展就业培训、岗位援助、创业指导、维权服务、生活帮扶等措施,对1000万名以上农民工实施援助。
这两天,张学东正在忙活和沈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联手举行一项活动,在鲁园零工市场向农民工宣传普及如何预防艾滋病。在她看来,就业危机总会过去,“就业出现困难只是暂时的,可是得了绝症就糟糕透顶了”。(完)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