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线电视模拟变数字 消费者:不想说爱你 |
2009-04-30 |
|
辽宁省消协:有线电视由模拟信号变数字信号,消费者多不满意。强制推进有线电视数字化,收费增加、信号不稳定、服务质量没有好转,并未给消费者带来多少实际利益。有线电视信号由模拟信号变数字信号,在技术上讲具有先进性,是社会发展趋势,但是由于相关部门宣传有限,消费者很难知晓,其现实意义似乎只有利于个别单位,在强制性地区域改造过程还引发了很多消费者不满。
电视、机顶盒、遥控器、智能卡,一个也不能少
东北新闻网讯(记者贺小雁)沈阳推行有线电视改数字电视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市民的反映如何?日前,辽宁省消协发布《2008年全省消协受理投诉情况分析统计》指出,有线电视由模拟信号变数字信号,有相当一部分消费者表示不满意。
强制推行 漠视消费者选择权
“我家原来有线看得好好的,为什么非得要我改成数字电视?”对于有线电视强制改成数字电视,有很多消费者都表示不能接受。
市民张小姐对记者说,“我平常就不怎么看电视,原来有线电视40几个频道都看不过来,现在改成70多个完全没有必要。我不想改,可是如果不改就连以前的节目都看不着了。没办法,只好改成数字电视了。”
价格翻倍 服务没翻倍
有线电视改为数字电视后,使用费用增加了一倍,由原来的每月12元,变成了现在的每月24元,增加了消费者的负担。尤其是对一些低收入家庭来说,每月增加的支出几乎是不能接受的。
更让消费者不满的是,有线电视改为数字电视后使用费翻番,但是服务质量却没翻番。数字电视信号质量不稳定,时有中断的现象,数字电视信号与模拟信号相比质量没感到有实质性提高,而多的几个频道几乎没什么可看性。
市民李大姐对记者说,“有线电视原来40几个频道就看得挺好的,现在改成70多个了,虽说看着频道增加了,可是加的什么时尚频道、旅游频道我根本就不看,家里主要看的还是原来的那几个频道。现在就是每个月花了两倍的钱买了一些不看的频道在一边放着,这不是浪费钱吗?”
家住皇姑区的李阿姨家去年年底刚把有线电视改成数字电视,提起这个事,李阿姨一肚子不满。李阿姨已经交了有线电视收视费144元,可是牛年春节前,李阿姨家的数字电视突然没信号了。打服务电话一问才知道,原来交的有线电视费跟现在的数字电视费不是一回事,想要看数字电视必须得带着身份证把有线电视费转成数字电视费。听了这个事,李阿姨特别生气,“安这个数字电视前为啥不跟咱们说清楚?这么折腾咱们,把咱消费者也太不当回事了!”
操作不方便
还有消费者反映,加了机顶盒后看电视操作非常不方便,电视、机顶盒、遥控器、智能卡,一个也不能少。有些中、老年人反映不会操作,坏了还得自己修理,变相增加了消费者的负担。
现在不少家庭都有两台以上的电视,原来两个电视都能接上有线看。现在安上机顶盒后,只有一台电视能看,其它的电视就“废”了。想把另一台电视也装上机顶盒吧,就得自己掏腰包花高价去买,这也是让很多消费者不满意的地方。甚至有很多消费者说,“我不想用有线了,想自己买一个‘锅盖’装上。”
省消协:公用事业类投诉解决难
辽宁省消协投诉科的冯科长对记者说,强制将有线电视模拟信号改为数字信号后,消协接到了很多消费者的投诉。强制将模拟信号改为数字信号,侵害了消费者的选择权,收费增加,却没给消费者带来多大“利好”。但由于有线电视的垄断性质,消协很难对这种投诉进行调节,这也使很多消费者对消协工作不满意。
辽宁省消协日前发布的《2008年全省消协受理投诉情况分析统计》指出,有线电视由模拟信号变数字信号,消费者多不满意。《2008年全省消协受理投诉情况分析统计》中称,“强制推进有线电视数字化,收费增加、信号不稳定、服务质量没有好转,并未给消费者带来多少实际利益。有线电视信号由模拟信号变数字信号,在技术上讲具有先进性,是社会发展趋势,但是由于相关部门宣传有限,消费者很难知晓,其现实意义似乎只有利于个别单位,在强制性地区域改造过程还引发了很多消费者不满。”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