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中图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国图鉴社)官方网站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地区消息 > 辽宁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胡锦涛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学者称:“二月二”传承千年故事多
2009-04-30
  新华网辽宁频道2月25日消息(记者魏运亨)26日是农历二月初二,是民间所谓“龙抬头”的日子。中国民俗学会名誉理事长乌丙安教授说,“二月二”这个时令节日已经传承了上千年,而且被后世附会了大量与天文、气象、农事、卫生、学业等有关的民俗内容,是一个故事多、讲究多的有趣节日。   乌丙安教授说,“二月二”在北方称为“春龙节”,在南方称为“踏青节”。周代的“二月二”不过是一个祭祀的日子。到了唐代则演变成一个民俗节日,大诗人白居易曾写过好几首有关“二月二”的诗歌。   与中国大多数传统节日核心内容相对单一不同,“二月二”的文化内涵特别丰富。首先,“二月二,龙抬头”与中国古代对星辰运行的认识和农业节气有关。中国古代天文学观天模式,在周天黄道确定二十八个星座,称为二十八宿,二十八宿按照东南西北分成四宫,并按照它们的形象附会为四种动物。其中,东宫七宿被想像成一条巨龙。每到农历二月,处于龙头位置的角宿会在东方地平线显现,所以民间认为“龙抬头”;“二月二”更是一个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日子。   北方一些地方旧俗,这一天早晨家家户户要打着灯笼到井边或河边挑水,回到家里要烧香上供,这叫“引田龙”。但也有相反的,有一些地方这一天忌担水,生怕带回龙卵或惊动青龙,把风调雨顺的好年景破坏了。   这一天的食品也多以龙命名:吃面条称“挑龙头”、吃油炸糕称“吃龙胆”、食煎饼称“揭龙皮”、吃麻花称“啃龙骨”,以示吉庆。   “二月二”又是一个祛病禳灾的日子。惊蛰一到,百虫复苏,民间选择这一天驱毒保健。比如在家门前围以石灰,在墙上画一个药葫芦等。民谚说:“二月二,照房梁,蝎子蜈蚣没处藏。”   “二月二”也是一个企盼学业有成的日子。过去私塾先生多在这一天收学生,谓之“占鳌头”。学生们也会念叨:“二月二,龙抬头,龙不抬头我抬头。”   “二月二”还是一个媳妇回娘家的日子。旧俗规定,媳妇正月里得住在婆家,出了正月才允许回娘家。所以民间又有“二月二,接宝贝儿,接不来,掉眼泪儿”的民谣,表现出父母盼女归的心态。   乌丙安指出,除了汉族之外,一些少数民族也过“二月二”,而且民俗活动独具特色。比如畲族的“二月二”,又称会亲节。闽、浙一带的畲族这一天要回祖地相聚,举行会亲活动,气氛非常热烈。(完)
     相关链接
    · 和珍稀植物亲密接触 沈阳植物标本公园免费
    · 沈阳市招募清洁环境服务志愿者
    · “十二五”沈阳将开建三条地铁线路
    · 浑南新区:立体化整治环境
    · 9日,沈阳全民卫生清洁日
    · 沈北新区:全面提升环境质量
    · 沈阳上半年慈善筹款850余万元
    · 感受沈阳地铁 地下17米列车疾驰如风
    · 盛世盛宴——中国沈阳首届动漫电玩节探秘
    · 全沈阳市中小学校舍将逐栋“体检”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65号4楼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 京ICP备0911063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