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规避药物带来的伤害 海参自然育苗技术试验成功 |
2009-04-30 |
|
任强 记者修伟 战庆国
大连日报讯 一项被称为“海参网箱自然育苗”的技术日前在长海县大长山岛镇试验成功,并将陆续投入生产。据介绍,此技术一改海参人工育苗的历史,避免了海参人工育苗存在的药物残留、抗病力相对较弱等问题,保证了所出产的海参纯天然、无公害,被称为海参育苗技术的一项革命。
众所周知,育苗是海参养殖的首要环节。由于海参苗比较“柔弱”,为保证育苗的成功率,提高海参苗的抗病力,海参育苗一般在育苗室内进行,并且需要添加一些预防海参病害的药物,此举虽然保证了海参育苗的成功率,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海参的种质。
据了解,海参网箱自然育苗技术是由大连北方海洋生物发展有限公司的技术人员用8年时间试验成功的。记者在该公司的实验海域看到,海参苗被放到特殊制作的网箱之中随着微浪起伏,网箱的网格相对较小,四周海水清洁纯净。据工作人员介绍,由于是自然育苗,因此对海域的水深、水流急缓、自然环境、风力等要求较细,在相关技术的支持下,海参就在这种状况下自然产卵、自然生长。由于海参的生长环境完全开放,规避了投放药物对海参种质带来的伤害,更由于缺少了育苗室加温、照明等环节,让海参育苗成本大幅度下降,产量也得到了保证。据大长山岛镇负责渔业生产的副镇长姜忠俊介绍,目前,大连北方海洋生物发展有限公司已累计投入海参育苗网箱50个。虽然去年一场大风给网箱自然育苗造成了一定影响,但预计出苗量仍能达到1.5万公斤,经过3年至4年的成长期,这种无公害的海参产品就将正式走向市场。目前,大长山岛镇根据该公司的要求,已为其选择了一处更为合适的海域,进行扩大生产的准备。
海参产业一直是我市渔业产业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每年产值约50亿元。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海参育苗室内育苗,难免要添加一定的药物,虽然迄今为止的有关实验尚未发现此类药物对人体有害,但人们还是期待更加自然的海参产品。“相信经过自然育苗的海参,不仅品质会进一步提高,也会得到越来越多崇尚健康食品的广大消费者的青睐。”业内人士如此评价。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