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沈城汽车二手车市场调查 上万车虫全城“扫车” |
2009-04-30 |
|
即使你开的是辆刚刚从4S店提出来的新车,也可能成为“车虫”们“扫车”的目标。
几乎每位私家车主都有过这样的经历:稍不留神,“车虫”们就会把收车的小卡片塞到雨刷器下,或别在后视镜、车窗上。尽管很令人讨厌,但“全国最高价收车”、“全城最高价收车”之类的醒目提示,不免让有卖车打算的车主心动:留着吧,或许用得上。
真要卖车时,你会把车交给“车虫”吗?
十辆过户它占八 “车虫”掌控二手车市
近几年,沈城的私家车越来越多,有的家庭已经开上了第二台、第三台车。新车好卖了,二手车市场也跟着火。“家庭用车更新换代频率的加快是推动二手车市场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沈阳汽车流通协会副秘书长常永福说。
多年从事二手车交易的陈先生向记者介绍说,目前二手车在沈阳已经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交易网络,但支撑这个网络的主体却是“车虫”(也被称为“黄牛”)。
据介绍,沈阳二手车年过户量在3万辆左右,其中的八到九成由“车虫”们操纵。目前在沈阳注册的二手车经纪公司在百家以上,已形成品牌的只有六七家。而不需要注册公司的“车虫”、“行皮子”则至少有三四千人。一般来讲,多数大“车虫”都雇用少则二三人、多则七八人的专职或兼职小“车虫”,专门四处散发收车卡片。粗略计算,最多的时候,全城大概有上万“车虫”在“扫车”。
说值多少值多少 收车价全凭两片嘴
业内人士坦言,二手车无明确的可供参考的评估标准、市场准入门槛低是导致二手车市场不规范的主要原因。据介绍,即使是大的二手车经纪公司,对二手车残值的评估也多凭经验,并没有统一的标准。而且这种评估往往是“看人下菜碟”,高了低了全靠收车人的两片嘴。
一位姓张的兼职“车虫”告诉记者,老板每月给她开600元的底薪,要求是每天至少要发出去400张收车卡。如果交易成功,每辆车可提成200元左右。她说:“如果运气好,一个月能挣到1500元左右。运气不好,有可能只能挣个底薪。”
据透露,大部分“车虫”只负责散发收车卡,有生意还得由“老板”来谈。而“老板”们的做法一般是,收车时使劲压价,卖车时尽量抬高价格。据记者了解,不仅是大小“车虫”,就是汽车经纪公司,甚至品牌二手车公司对压价也操作甚熟。
抢车源寡不敌众 经营品牌难度不小
据了解,汽车刚走入家庭时,汽车的更换周期一般在5年左右,现在的更换周期已缩短至三四年,甚至只开了两年左右的“准新车”也开进了二手车市场。业内人士介绍,随着人们收入的提高、用车者身份的变换及家庭需要的变化,汽车更新换代越来越呈现出阶梯式上升趋势,无论是排气量、价格还是配置,均由低向高发展。对新车市场来说,4S店模式的出现是其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它很好地解决了新车的销售与售后服务。但与新车市场相比,二手车市场的成熟显然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
在国外,汽车从生产到销售,到售后服务,再到回收,是一个完整的产业链。而目前国内汽车市场,新车与二手车交易基本各成体系。不过,这几年,为了促进新车销售,越来越多的汽车生产厂家有意延长服务链,纷纷推出与4S店紧密配合的专业二手车公司,像通用、奥迪、大众、马自达、丰田等,都有自己的二手车公司。一对一的比,单体品牌二手车公司比散兵游勇式的“车虫”的交易量要大得多,但抢起车源寡不敌众,散兵太多,所以市场的大头仍掌控在“车虫”手里。
据记者了解,目前虽然多数品牌汽车都有自己的二手车公司,但真正做起来的并不多。不少4S店在推出汽车置换业务时,也收二手车,可实际操作起来,也是将业务委托给“车虫”、“行皮子”。
业内人士认为,在市场不规范的情况下,品牌二手车公司很难获得更多的车源。
本报记者 王时勤 通讯员 琳娜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