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强基础 重民生 保增长 辽宁打出林产业好牌 |
2009-04-30 |
|
东北新闻网讯(王海涛 记者 张曦尧)去年以来,辽宁省不仅大手笔勾画出以“三个千字号”工程为代表的国土生态安全框架,还连续打出了几张林产业的好牌,为强基础、重民生、保增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好牌一:打造四个百万亩高效经济林基地
四个百万亩高效经济林是指:以辽北铁岭地区为主产地,适当兼顾辽东的部分县(市、区),建设百万亩榛子林基地,力争到“十一五”末,打造成全国乃至国际知名的名牌产品,并引导该项目向深加工方向发展。目前,铁岭产的榛子已经获得了“原产地标识认证”;以抚顺、本溪等为主的辽东地区,并兼顾其他地区,建设百万亩红松果材兼用林基地。目前,红松籽的销售均以国际市场为主,并始终处于“卖方市场”状态。国际市场供不应求。红松仁的深加工增值空间巨大。省林业厅已将此产业作为辽东的支柱产业,并纳入到“品牌”发展战略的框架;以丹东地区为主,并适当兼顾岫岩、桓仁、辽阳等县(市、区),建设百万亩板栗经济林基地。特别是板栗的深加工及其市场开拓,将是该地区能实现富民强县的关键所在。目前,丹东板栗已获得“地理标识认证”;以辽西朝阳、阜新、锦州和葫芦岛四个市为主要建设区域,建设百万亩枣、杏经济林基地。这是辽西地区特色资源及产品。力争在“十一五”结束时,完成百万亩优质高效干果经济林生产基地的建设任务。
这张好牌是省林业厅在研究制定《辽宁省“十一五”林业产业发展规划》时提出来到的,不仅得到了广大山区农民的热烈欢迎,而且列为省委、省政府重点扶持的产业项目。去年以来,这四个百万亩高效经济林基地建设工程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省林业厅林业产业办公室主任李利国,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到“十一五”结束时,仅“四个百万亩”高效经济林基地即可创产值38亿元。其中,榛子可实现产值8亿元、红松籽可实现产值10亿元、板栗可实现产值10亿元、枣和杏可实现产值10亿元。预计全省干鲜果经济林总产值可实现120亿元。
好牌二:重奖林产业龙头企业和名牌产品
这张好牌是去年打出来的,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省林业厅与省财政厅联合出台了《辽宁省2008-2010年林业产业倍增发展项目及财政扶持资金管理办法》,专门就近三年实现林业产业倍增发展目标提出了相关奖励政策。
在林产品加工项目方面,凡当年新增固定资产(含新建和改扩建)投资额超过5000万元(含5000万元)以上的林产品加工企业,省财政将按新增固定资产投资额的3~5%给予一次性奖励。其中新增固定资产投资额超过5000万元(含5000万元)低于1亿元的,按新增固定资产投资额的3%给予奖励;新增固定资产投资额超过1亿元(含1亿元)低于2亿元的,按新增固定资产投资额的4%给予奖励;新增固定资产投资额超过2亿元(含2亿元)的,按新增固定资产投资额2亿元的5%给予奖励。
在名牌林产品奖励项目方面,省财政对当年获得名牌林产品的企业将给予一次性奖励。奖励标准是:获得“中国名牌”林产品的企业,奖励100万元;获得“地理标志”和“森林认证”林产品的企业,奖励50万元;获得“辽宁名牌”林产品的企业,奖励20万元。同一产品获得两种以上名牌的,以最高品牌奖励为准,不兼得多项名牌奖励。
省林业厅新闻发言人张志茹说,在这些政策的强力推动下,全省进一步加快了产业结构调整,一二三产业呈现协调发展的良好势头。通过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和建设林产品加工园区,新增规模以上各类林产品加工企业40家,累计达到400家。全省各类林产品加工企业已超过5000家。初步统计,去年以来全省新增龙头企业预计可享受省财政奖励资金达6000万之多。
好牌三:优惠政策扶持林地经济快速发展
为激励林地经济加快发展,今年省财政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对各县(市、区)林地经济项目给予重点扶持。依据省林业厅对各县(市、区)上年度林地经济增加值的增量、重点扶持项目的新增规模及项目资金管理情况等核查验收结果,分别按70%、20%和10%的权重将扶持资金“切块”分配到各县(市、区)。扶持对象包括发展林地经济的各种所有制企业、单位和个人。其中:对林地经济项目典型示范大户、具有显著牵动作用的龙头企业和有关组织将给予重点扶持。
林地经济扶持项目主要指包括林下中药材、山野菜、食用菌种植等,项目建设面积不低于150亩;林蛙养殖,基地面积不低于1500亩、越冬池或孵化池建设项目水面面积1000平方米以上;野猪、鹿、狐狸、貂等野生动物养殖,场地面积不低于2000平方米,养殖规模不低于100头;山鸡养殖,场地面积不低于3000平方米,养殖规模不低于2000只。优先扶持以小流域综合开发方式实施,面积不低于1500亩;采用“龙头企业+中介组织+农户”模式实施,带动农户不少于100户、基地面积不低于500亩;应用新技术、新品种,科技含量高、适于区域环境和全省推广的项目。
省林业厅厅长曹元说,今年在整个经济普遍下滑的情况下,省财政投资不仅没减少,反而由去年的3000万增加到5000万元。在林产业优惠政策的强力拉动下,抚顺、本溪等东部山区农民收入的6层来自林业。据最新统计结果,我省去年林产业产值实现543亿元,增长37.5%,超过全省经济增长幅度24.5个百分点。我省2009年林产业发展目标是实现林业产业产值600亿以上,到2010年全省林业产业总产值要达到760亿元(实现增加值215亿元)年均增长26.7%。其中,林地经济和林产品加工业实现产值700亿元,实现增加值200亿元,使林业产业成为我省县域经济发展、农民增收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支撑。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