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八市民连呼“打的难” 的哥辩解“我冤枉” |
2009-04-30 |
|
“太不像话了!大年初八一早,我打了六七辆出租车全遭拒载,害得我没赶上火车!”2月2日一早,记者接到市民李女士的投诉电话。当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市民连呼“打的难”,的哥辩解“我冤枉”。
初八一早误火车
初八早7时刚过,李女士在铁西百货商场门前,欲打的往沈阳站赶8时零5分的火车。令她没想到的是,顶着凛冽的寒风,她一连打了六七辆出租车,听说是到火车站,司机立即拒载。更有甚者,一辆出租车正在十字路口等候红灯,见马路旁的李女士被其他的士拒载后向这边赶来,这名的哥在车内急忙将四个车门紧锁。最终,近1个小时过去了,李女士没有打到一辆的士,只好乘公交车前往沈阳站,结果误了火车。
的哥摇身变“上帝”
当日,记者随机采访了街头20余名市民,大家异口同声称“打的难”:拒载、并客、不打表、索要高价……一名市民说,春节前后,原本招手即停的出租车突然成了抢手的香饽饽。由于供求关系的变化,很多出租车开始“挑活儿”,甚至拒载乘客。乘客越文雅,越难打到车,一上车还要看司机脸色,低声下气地问:“××去吗?”他总结几句顺口溜:司机像上帝,求着才乘上车;争抢出租车,市民起争执;打的难,拿着行李打的更难!
出租司机喊“冤枉”
“冤枉啊!”提及拒载,北方联盟出租车公司的哥张师傅告诉记者,每逢过节,火车站、商业街是堵车最严重的地方。进出一次平均需要一个小时左右,一个月下来,每辆车在油费上就多支出七八百元。另外,开空车在大街上转圈也不划算,于是出现了不好打的的情况。
记者还了解到以下原因:买年货的增多,对出租车的需求增大;一些打工者合包出租车回家,市区的车少了;过去两班倒的一些司机回乡了,司机少了;交接班时恰是打车高峰。
针对上述种种情况,众多市民表示指责,认为“出租车司机乘人之危拒载可恶”。有市民认为,的哥变着花样赚过年钱,可以理解,但不能侵犯众多乘客利益。大家一致呼吁:相关部门抓紧整治,尽早结束打的难现状!
本报高级记者 唐葵阳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