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月25日,农历除夕,夜幕降临,锦州街头的鞭炮声响个不停,行人却不见了踪影。而在人民街、南京街、汉口街等街路的饭店里,早已人声鼎沸,许多锦州人搀老携幼,举家到饭店吃年夜饭。
锦州的“吃文化”可是全国闻名。虽然以给朝廷进贡而著称的锦州小菜,早已是明日黄花,但新兴的烧烤、海鲜、干豆腐等却早已扬名全国:到锦州去的外地人,要是没尝过地道的锦州烧烤那算是白来一趟;而在外地生活的锦州人,也愿意带些干豆腐、海产品送给同事朋友。如今,川菜、鲁菜、辽菜等各菜系及本土特产的烧烤等汇聚锦城,让锦州人大饱口福。锦州人从来不为上饭店发愁。
可是这个除夕夜,许多锦州人上饭店吃年夜饭却遇到了麻烦。晚上6时许,记者在汉口街的麒麟饺子馆看到,十多人手里拿着排号单急切地等待。
“从下午两点开始,来吃年饭的人就没断过,有位置的都是提前预订的,现在几乎所有的餐桌都翻过台了。”一名服务员一路小跑,一边向等候的顾客解释。
在饭店最大的一间包房里,记者巧遇四世同堂的一家人,共有30多口。最年长的是位老太太,姓曾,今年刚好九十岁。她有四个子女,大儿子在齐齐哈尔,老儿子在海口,另两个子女在身边。“儿女们孝顺啊!全都回来过年了。”曾老太耳不聋,声音爽朗,提起儿女更是抬高了调门。
“过—年—好!”桌上最小的男孩刚学会说话,就给太奶奶拜年,太奶奶亲了下他的小脑门,然后递出个大红包,笑得合不拢嘴。一幕幕温馨的团聚场景,在这个中国最具传统的节日中上演。
本报记者 李明欣 电自锦州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