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沈阳市民文化大年怎么过 观观灯、淘淘书逛庙会 |
2009-04-30 |
|
辞旧鼠、迎新牛,今年春节咋过的?到关东庙会当“演员”,到剧场欣赏京剧,到书店体验书香,到博物馆浏览历史……沈阳市民过了一个文化年。
穿越时光逛老沈阳庙会
仿古的建筑、民间的绝活、老北市摔跤、戏班子卖艺、抛绣球招亲……昔日老北市的市井繁华,在“关东庙会”上一一重现了!
在关东影视城,80岁的市民李震清告诉记者,这里的茶楼、酒楼、戏园子、商铺、民宅等,都是老早年的建筑风格。看到庙会上手工艺人或吹着糖人、或塑着泥人,拉洋车的在人群中穿行,街边的大壶油茶,老人说,自己仿佛穿越了时光隧道,儿时同家人在过年时候一起逛庙会的情景,呈现在眼前。
正说着,“北市场”的街道上,一队秧歌欢快地扭起来了,游客也来了兴致,他们从逛庙会人群中穿过,越来越多的游客加入了秧歌队,一同扭个开心、洒脱。随后,跑过来一个头戴毡帽、身穿布衣的中年人,他手持铜锣吆喝道:关家班演出开始了,快到“大市场”上看表演啰!
特意从锦州过来逛庙会的张先生说,这“关东庙会”,真是关东味儿十足呀!“百店灯笼百样幌儿”、“中华灯笼街”、“万国灯笼街”,晚上影视城里的灯将全部亮起来,张先生和家人表示一定要等到天黑,赏完灯再走!
贯通古今赏文博展览
除了探亲访友、赏灯逛庙会,春节期间,沈阳的各大文博场所都照常开放,市民举家一边观赏特色展览,一边快乐地度过新年假期。
大年初三,家住铁西区的王先生带着刚上初中的女儿来到辽宁省博物馆参观,“辽河文明展”、“明清工艺品展”、“辽代陶瓷精品展”、“中国古代碑志展”……王先生说,省博已经免费开放很久了,由于自己工作忙,一直没时间带孩子来看看,趁着过年和孩子一起过来开开眼界,过一个有意义的文化年。
节日期间,沈阳举办了数十个特色的展览。想知道过年时皇宫里的人都用什么图吉利吗?沈阳故宫张灯结彩迎客,新推出的“吉祥——院藏文物吉祥纹饰展”让市民对满族特色的吉祥饰物有所了解,幸运的女游客还穿上了“格格装”回宫“省亲”,并拍摄纪念照。
辽宁省博物馆展出的明代宣德青花云龙纹天球瓶、清代皇帝御用大婚造器;沈阳张氏帅府的万蝠流云垂花仪门和沈阳金融博物馆的古今中外的特色钱币等,让市民有更多的机会享受沈阳文化年的视觉盛宴。
去书店闻缕缕书香
在北方图书城,不少市民把读书作为一种特殊的休息方式,让这个春节过得既热闹喜庆,又充满了缕缕书香。
“利用假期给充充电,咱也过个文化年!”大年初六,市民秦宁告诉记者,初五她带孩子在图书城看了一天书,这不,一大早孩子又央求她再过来买书。
节日期间,北方图书城迎来了不同年龄段的读者。书城也为不同读者群精心准备了丰富多彩的图书,有《明朝的那些事儿》《左手翻史书》等好看的历史书,有《不生病的智慧》《盛京名医》等系列营养保健书,还有中学生工具书组合等等。
图书城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热门书、与健康有关的书都成了春节期间的畅销书。此外,在音像区,图书城还为影迷提供了畅销大片的礼包。
本报记者 齐晓棠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