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甘井子居民生活中冒出新鲜事 照顾父母还领工资 |
2009-04-30 |
|
大连日报讯(记者徐伯元)甘井子区南关岭街道井西社区居民毛大姐家中挂着一块白门帘儿,上面印有“南关岭街道居家养老服务站”12个红字。正是因为挂起这块门帘,今年57岁的毛大姐在照顾86岁的婆婆时,一个月还能领到政府部门发放的250元“工资”——不久前,南关岭街道创新居家养老服务方式,推出以“爱心门帘”为特色的“家属照料型”服务品牌,让甘井子区出现了“照顾父母领工资”的新鲜事儿。目前,随着甘井子区城乡社区体系建设的逐步完善,居民生活中有越来越多的新鲜事“冒”出来,这只是其中之一。
照顾自己的父母,政府为何还要给钱?甘井子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在该区推行的“居家养老”服务中,他们发现与一般家政服务人员相比,家属可以为老人提供更细致周到的服务,而且许多特困家庭老人的子女是下岗失业人员,把聘用家政服务人员的费用拿来“聘用”子女,可以为他们解决一定的困难,并提高老人的家庭地位。不过,家属要成为养护员,也必须经过与一般人员同样严格的考核:通过面试竞聘上岗,每天的服务时间、内容、标准都必须严格符合规定,还要接受民政部门的定期检查与考核。目前,甘井子区共有9个街道的50多位80岁以上的半自理和不能自理的低保户老人得到“家属照料型”服务,家属养护员每月可以领取150元~250元的补助。
“低保申请减时间”,这是来自甘井子街道和红旗街道的新鲜事儿——这两个街道的居民申请低保与以往相比只需要一半时间。以往,居民申请低保需先到社区申报,然后由街道复核,最后由区里审批,一般需要“盼”上两个月才能将补贴拿到手。去年10月,甘井子区在甘井子街道和红旗街道进行试点,成立社会救助中心,实现低保工作的审批程序化、管理动态化、监督公示化、发放社会化,居民申请低保一个月内就可完成。
“居民求助网上问”,这是甘区居民生活中又一件新鲜事。日前,泉水街道锦泉社区一位孕妇深夜临产,一时找不到车将孕妇送去医院,束手无策的家人突然想到社区网上论坛,于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情发布了一条求助信息,没想到一会儿就得到回应,住在同一个社区的邻居将孕妇送到医院。如今,在甘井子区许多社区,社区网上论坛正在成为社区与居民、居民与居民之间的交流点。“有事上咱社区网”,成为不少居民的生活新习惯。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