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沈阳故宫迎新春挂起白色春联和四种门神 |
2009-04-30 |
|
新华网沈阳1月21日电(记者魏运亨)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沈阳故宫,21日挂起了清代皇家特制的白色春联和四种门神,欢度农历新年。这些与众不同的春节文化饰品引起了众多海内外游客的兴趣。
一进沈阳故宫的大清门就可以看到,朱红的门扇上挂着硕大的“将军门神”。清宫所挂门神均先装裱在安有铜饰件的框内,在粗绢或布上绘制,用黄绫沿边。这对“将军门神”为木版套印后彩绘制成,一个白面凤眼长髯,一个紫脸环眼虬髯,两人身穿盔甲,外罩锦袍,双手执金瓜。画面五彩斑斓,特别是金瓜、头盔和甲胄部分都用沥粉贴金,更显富丽堂皇。在清宁宫、关雎宫、永福宫这些后妃居所,门上挂的则是“娃娃门神”,图案为一对穿红着绿的童子,一个手拿谷穗,一个手执如意。另外两种“福禄门神”和“判子(钟馗)门神”,也挂在了沈阳故宫20余处不同场所。
沈阳故宫挂的对联颇具满族特色,满族以白色为圣洁,所以清代皇家对联不用红纸而用白绢书写,蓝边包于外,红条镶于内。宫廷春联词藻华丽、对仗工整,但内藏典故太多,生僻字连连,现代人一般已看不大明白。
沈阳故宫博物院院长武斌教授说,清入关前,当时的盛京皇宫并没有挂门神、挂春联的习惯。到了乾隆时期,这些由内府特制的门神、春联才奉旨从北京送过来,每年农历腊月廿六依例挂于宫廷各处。
沈阳故宫是中国仅存的两座完整的大型皇家宫殿建筑群之一,既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又是沈阳市的旅游名片。武斌说,近年来,沈阳故宫博物院在挖掘沈阳故宫丰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内涵上下功夫,每年举办的“到沈阳故宫过大年”活动都新意迭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