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岁小川丫 竟要“站”回家 |
2009-04-30 |
|
幸好爸爸四天“挤”来车票,从年三十到年初三,他们一家人的年要在车上过
小席潇不用“站”回家了
1月15日天还没亮,睡梦中的席潇被爸爸席崎竣喊醒:“看,这是什么?”“车票!回家的车票!”席潇一下子从被窝中蹦了出来。
席潇是大东区辽沈一校五年一班学生,去年六月初,从地震重灾区四川广元投奔在沈打工的父母。七个月了,席潇最大的心愿就是回家看看亲人,梦里都是和四川的小伙伴手牵着手走在放学的路上。车票终于买到了,她的心愿就要实现了!
川丫要回家
站也要站回去
害怕,紧张。席潇说,这几天她的心情和刚来沈阳时一样。但当时是因为害怕不适应新环境,怕学习跟不上而紧张,而现在却是怕爸爸买不到回家的车票紧张。
席潇的父母在沈阳打零工,她从小由姥姥带大。“5·12”大地震发生时,她正和同学在一楼排练“六一”节目,天摇地动中,老师组织同学们迅速撤到了操场上。不幸中的万幸,席潇所在的水柜小学只有五名同学受外伤,在田间劳作的姥姥、姥爷也躲过一劫。但她家的房子和校舍却都成了危房。席潇被老乡带到沈阳投靠父母。听说是灾区来的,辽沈一校毫无条件接收了席潇。
期末考试结束后,席潇心里就像长了草,天天嚷着要回家看姥姥。“我已经连续四天到北站买票了,每天五点多出门,但前三次还是没买到票。”席崎竣说,今年许多四川老乡都想回家看看,四川方向的车票特别紧张,前几次没买到票,他本打算就在沈阳过年了,但席潇说什么也不同意,说站也要站回家去。
沈阳让他们一家
暖意融融
终于盼来车票了,席潇脸上挂满微笑。一天时间她就写完了数学作业,语文作业老师让一天写三页生字,她赶进度,写了十多页。记者和她聊天时,戴着矫正眼镜的她也没放下笔,埋头写个不停。
这个期末,席潇数学考了100分,语文97分,还得了个学习标兵的奖状。但刚来沈阳时,她的成绩可没这样好。“那时她已经一个多月没上学了,四川和沈阳的教材也不一样,学习有点吃力。”班主任佟睿介绍说,席潇非常懂事,也很用功,成绩进步很快。知道她是弱视后,佟老师把她调到了第一排。
融入新生活,席潇发现刚来时的担心都是多余的:沈阳冬天是冷,但室内比四川暖和;沈阳同学非但不欺负人,还特别乐意助人。席潇的到来,也使她的父母倍加感受到沈阳人的热情,席崎竣特意给记者发来短信,要感谢沈阳何氏眼科,医院已无偿为席潇治疗弱视七个月;感谢南塔卖电器的朱先生,得知他来自灾区,朱先生拿出几百元钱塞进他的衣兜。席崎竣说,他们一家人将永远铭记沈阳人民的恩情。
自立小丫
父母的骄傲
真难以想象,眼前这个文文弱弱的10岁小姑娘,每天不仅是自己上下学,放学后还要一个人坐公交车到中街治疗眼睛,然后又是自己回到东站附近的临时租住房。有几次由于天黑,加上视力不好,席潇误坐了车,车把她拉到了太原街。遇到这种情况,机灵的席潇总是会原道返回。“让她一个人去治疗我们也不放心,但我们打零工,实在挤不出时间。”席崎竣显得有些无奈。“我和他爸爸晚上七点才能到家,这时女儿已经把饭煮好了。”妈妈说这些时很是骄傲。
姥姥、姥爷、王老师、同学董慧……这是席潇脑海里最常浮现的几个人。平时在电话里,她嘱咐四川的小姨,要常来照看婆婆,多做好吃的,婆婆怕吵,不要大声讲话。而最关心她的王老师和最要好的同学董慧一直没有消息。王老师做过手术,现在身体好吗?董慧学习进步了吗?尽管席潇一家从年三十夜到初三都要在路上,但这都没有关系。因为席潇一连串的关心就要有答案了,毕竟还有几天,她就要启程返乡了……
沈阳晚报记者 李明欣
实习生 郑 楠
摄影 王晓辉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