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连名小伙”获邀回乡参“两会” |
2009-04-30 |
|
大连日报讯(记者孟楠)在刚刚结束的朝阳市人大会议上,有一个从大连赶去的“特殊”参会者:佩戴着全场独一份的粉色旁听证,生在朝阳现在却算是个“外地人”……这就是曾获“大连十大杰出外来务工青年”,并当选沙河口区人大代表的朝阳来连打工仔马学庆。
“今年被特邀列席朝阳市人大会议,实现了我的一个愿望:就是借着我生长在朝阳、现在生活在大连这个‘优势’,成为两市间的桥梁,为增进两市之间的民间交流尽一份力量。”马学庆说。
31岁的马学庆是土生土长的朝阳人,老家在建平县叶柏寿镇。1998年,他只身一人到大连闯荡,从事过销售、广告等工作。这期间,他积极参与大连城市文明建设,“我觉得作为一名外地人,也有责任投入到文明城市的创建中”。之后,他还成为“郭大姐爱心之家”的一名志愿者,参加各种公益活动。经过几年打拼,马学庆在大连出了名:2007年2月,他被评为大连市首届“城市清洁大使”,随后又获得“第三届大连市十大杰出外来(进城)务工青年”的殊荣;2007年12月,他被评为“大连市十大环保人物”,当年还当选了沙河口区人大代表;在去年的北京奥运会火炬传递中,他被选为奥运火炬手……
“我今天获得的荣誉和成绩都是大连这座城市给予的,大连就是我的第二故乡。”马学庆说,在听到朝阳市去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感谢大连对朝阳的帮助时,自己除了有身为朝阳人的感激,更多的还是身为“大连人”的自豪。
早在去年,马学庆就有了回家乡旁听“两会”的想法,由于种种原因没能成行,今年终于实现了愿望,成为朝阳市“两会”史上第一个获邀列席的“旁听代表”。马学庆说,“朝阳是大连的对口帮扶城市,两市关系一直十分亲密,但在民间层面交流上还显不够。这次我旁听‘两会’回来就有了一个想法:打算通过建立朝阳商会等方式搭建一个交流平台,组织在连的朝阳人积极参与大连城市建设。”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