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沈阳15个区县(市)长畅谈“开门红” |
2009-04-30 |
|
[编者按]
1月8日已入隆冬,可市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的气氛却趋近沸点。在“保增长”、“双14%”、“开门红”目标的指引下,在各项民生议案详斟细酌、温暖人心的氛围中,沈阳市各区、县(市)决策者以人大代表的身份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今天,本报将这些箴言整合成版,与广大市民提前分享“2009区县亮点”。
和平区区长程晓龙:
一季度必保3000万元以上新开工项目15个
“2009年是和平区加速向全国城市中心城区前列迈进的关键年,面对当前非同寻常的严峻考验,我们将进一步坚定信心,迎难而上,按照沈阳市‘保增长、促和谐、抓党建’的要求,充分发挥中心城区排头兵和主力军的作用,采取强有力措施,坚决实现首季‘开门红’!”1月8日,和平区区长程晓龙说。
全区主要经济指标要实现“三个高于”,即高于去年增长水平,高于全国城市中心城区平均增幅,高于沈阳市平均增幅。一季度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8.9亿元,增长23.5%;一般预算收入6.57亿元,增长25%;固定资产投资21.8亿元,增长26%;实际利用外资2.1亿美元,增长24.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1亿元,增长22.6%,坚决实现“保增长”,必保“开门红”。
要举全区之力实施“中部提升”战略,大力推进“六大聚集区”建设。要坚持以项目建设为龙头,狠抓一批重大项目开工建设,力促落地项目早开工,续建项目早复工,确保北市二期、新世界大厦、中兴大厦三期、黄金广场、宏运大厦等重点项目启动开工,促进世茂五里河广场、华润万象城、新世界会展中心、金港大厦等续建项目尽早复工,同时盘活启动中山大厦等一批闲置楼宇,一季度要必保投资额3000万元以上新开工项目15个,竣工项目15个。
本报记者 高晓红
沈河区区长庞洪波:
投入1亿元全面完成老旧小区改造
“位于沈河区的沈阳国际金融中心、嘉里中心等项目就要开工建设了!”1月8日,沈河区区长庞洪波说,下一步,沈河区将以申报现代服务业示范区为契机,充分发挥驻新加坡、日本、韩国等招商办事处的作用,全力引进、扶持和发展“六个产业”。
沈河区将全力推进金融业发展,稳步推进开发区配套环境、金融安全和征信体系建设,不断提升金融生态区建设水平,今年再引进30家金融机构;建设三经广告街等10条文化产业特色街,启动建设2个文化产业创意园;推进中街、五爱和金廊沿线商贸业发展,力争恒隆中街广场、南华中街广场年末竣工;以香港现代服务业企业为重点,力争引进现代服务业企业1200家以上;以服务外包和金融后台服务企业为重点,引进科技信息服务业企业30家;推进商业地产业发展,在引进香港地产前10强上取得新突破。
庞洪波区长说,近期,沈河区将继续推进社区医疗基础设施建设,建立群众参与的社区卫生服务评价体系,有效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投入1亿元,全面完成老旧小区改造。推广红巾小区试点经验,完善普通小区物业管理体系。
此外,为了确保下岗失业人员就业,沈河区将充分发挥服务业发达的优势,将深入挖掘五爱市场和大建筑施工工地的用人潜力。
本报记者 齐晓棠
铁西区区长、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主任李松林:
投15.8亿改造道路,保2万人就业
“2009年,铁西区力争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30亿元,同比增长15%的目标。”1月8日,铁西区区长、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主任李松林对记者说。今年,铁西区将坚持工业发展主线,支持骨干企业发展,完成北方重工与方大集团、中联重科,沈鼓集团与中信产业投资公司,沈电机与远大集团的战略重组及转制。全面完成炼焦煤气、特变沈变、兴华电器的搬迁改造。同时,启动沈化集团搬迁改造,加快东药集团新厂区的建设。
在铁西新城的建设方面,铁西区计划新建1个大型公交停车场、3所学校、6个住宅小区,同时规划建设医院、宾馆和超市。
今年,铁西区计划投资15.8亿元,新建路官二街至奖工街等4条规划路,完成保工北街等7条街路的改造,拓宽南十一路桥和北一路重工街至上跨桥道路。新建3万平方米劝工广场和7000平方米爱工广场。全区计划新增绿地153万平方米,完成全区所有老旧小区道路改造,改善城区生态环境。
在改善民生方面,铁西区将落实就业政策,开发就业岗位1.7万个,实名制就业2万人,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同时,全面推行分类施保、因人施救、专项救助,做好养老、医疗、失业“三险”扩面,保障低收入家庭改善住房条件,让人民群众充分享受改革发展的成果。主任记者 张晶
共4页。 1 2 3 4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