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道“门槛”难过 七折房贷没动静[图] |
2009-04-30 |
|
新闻背景
去年10月27日,人民银行出台政策:各商业银行可对新增个人首套普通自住房给予贷款首付最低两成、贷款利率最低为基准利率0.7倍的优惠政策;各商业银行可自主确定,存量房贷客户是否可以享受到基准利率0.7倍的优惠。
最近一段时间,上海、广州、深圳等南方多个城市的商业银行相继出台了房贷新政细则,对新增及存量房贷客户给予7折利率优惠。上海甚至出台政策,对第二住房贷款给予政策上的优惠。日前有媒体称,只要2008年10月27日前执行基准利率0.85倍优惠、无不良信用记录的优质客户,原则上都可以申请七折优惠利率。
1月5日,记者从沈城各家商业银行获悉,目前多家银行仍对新增及存量房贷是否享受7折贷款利率出言谨慎。尤其是在存量房贷问题上,银行尚未公布具体细则。在第二套住房贷款问题上,大部分银行仍沿袭原有政策,没有任何优惠。
业内人士表示,即使是细则出台,也不是所有客户均能享受7折优惠。那么,是什么原因让7折房贷优惠政策“犹抱琵琶半遮面”呢?
银行可自主制定房贷政策
“如果仔细阅读和分析一下人民银行的政策,你就会发现这一次央行关于房贷的新政,给了商业银行很多自主权。也正是因为人民银行没有强制性要求,因此商业银行才会迟迟没有出台执行细则,或者在执行细则上没有达到市民的预期。5日,一家股份制商业银行房贷业务主管这样和记者说。人民银行出台的《扩大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浮幅度支持居民首次购买普通住房》文件中,用了“下限”字样,商业银行可以视借款人是首次购房或非首次购房、自住房或非自住房、套型建筑面积等是否系普通住房,以及借款人信用记录和还款能力等风险因素在下限以上区别确定。
对于目前南方城市出现的房贷政策上的宽松尺度,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在人民银行将自主权放给各商业银行后,各商业银行进一步放权,将细则的制定权交给了各地分行,因此才会出现同一银行在不同城市房贷政策不同的局面。而对于沈阳地区各家银行行动上的相对缓慢,多位银行人士将原因归结为“其他银行都没有动”。
房贷是银行主要利润来源
表面上看,商业银行的观望态度是因为“其他银行都没有动”,谁不想当出头的鸟。而实际上,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据一位业内人士私下向记者透露,目前有的商业银行利润来源的80%是存贷之间的利差。如果在现有房贷利率8.5折基础上,下调至7折,无疑压缩了银行15%的利润空间,收入将锐减。
值得一提的是,2008年投资环境的不景气在一定程度上也使得银行对房贷利润“斤斤计较”。2006年以来,股票、基金以及银行理财、保险市场的快速发展,增加了银行中间环节收入,减轻了银行对存贷利差的依赖,但去年以来股票市场的巨幅亏损以及金融危机恶化牵连了理财市场,直接导致了银行中间收入的降低。
房贷“搬家难” 竞争太温和
市民陶先生是房贷客户,他最近在网上看到上海等地能对房贷办理转按揭业务后,给多个银行打了电话,咨询谁家的房贷优惠幅度较大,是否可以办理转按揭。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沈城各家银行目前都很难提供“转按揭”业务,像陶先生这样的市民很难将房贷从一家银行搬到另外一家银行。
在10月底人民银行出台政策后,市场人士曾预测,各家商业银行在房贷策略上将不再同质化,而会有更多可操作的空间,市民也将有更多的选择。但目前的情况却给市场人士泼了一小瓢凉水,如果没有银行开“转按揭”的口子,市民的选择余地自然也就没有了;选择余地小,也就自然无法触动银行提供更优惠的房贷利率。
“或许可以寄希望于目前市场份额较小的股份制商业银行,期望他们出台一些较为宽松的政策来抢占市场。”一家大型国有商业银行人士私下和记者说。
本报记者 刘洋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