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中图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国图鉴社)官方网站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地区消息 > 辽宁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胡锦涛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孙吉林从灶坑中抢出百万亩山林
2009-04-30
  记者 蔡晓华   人物简介   孙吉林,48岁,丹东承天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二十多年来,他与农村供热打交道,成功地研制出新一代生物质制炭制气发生器和垃圾制气发生器,改变了农村老百姓烧柴做饭和冬季取暖的传统习惯,从灶坑中抢出了百万余亩山林。   活了65岁,家住宽甸满族自治县宽甸镇城北的王大娘最近下厨房的心情特别好,原因是她和附近的邻居家一样,告别了烟熏火燎的灶坑,不但用上了自来水,还用上了秸秆燃气——几个月前,她家后面北山山坡上的城北生物质垃圾大型气化站落成,终于让家家户户燃起了熊熊的炉火。“这东西真神,我亲眼见过它能‘吃’垃圾!这得感谢人家孙吉林。 ”   王大娘所说的孙吉林,是丹东承天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   1979年,孙吉林应征入伍。当兵期间,他被所在的部队委派到郑州总参技校学习热力和电器等专业知识,这为他后来研究、开发新能源打下基础。 1981年,复员后的孙吉林被分配到宽甸县灌水镇供销社工作。1988年春天,在县能源办的支持下,孙吉林牵头成立了县供热站。   那时,农村能源就很紧张,宽甸县一年要砍伐30万立方米木材,这相当于将6万亩林地“夷为平地”。而全县9万农户生活饮食、取暖的主要燃料是薪柴,每年要烧掉4亿多公斤,全县约有100万亩天然幼林长期被沦为打柴场。这对孙吉林触动很大。   成立供热站后,孙吉林决心研究一种新能源取代林木。他从供暖行当入手,寻找煤的替代品,琢磨着如何能降低供暖成本。 1996年,供热站转制成民营企业后,孙吉林把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新能源的开发利用上。那几年,他到全国各地取经,光是买图纸的钱就花了二十多万元。   经过数个寒暑的潜心研制,2003年10月,一台4吨秸秆燃气供暖锅炉在灌水镇开炉。然而,在众人期待的眼神中,这台锅炉只运行了数小时就成了一堆废铁。从这次失败中,孙吉林找出了问题的症结所在,两个月后,新的秸秆气化设备——生物质制炭制气发生器终于研制成功。   这种发生器以农村废弃的秸秆、稻壳、玉米芯、锯末等为原料,既生产可燃气体,同时又产炭,不仅节能降耗,而且清洁环保。之后,孙吉林他们在灌水、硼海和牛毛坞镇建了3个气化站。平时0.5公斤秸秆连一壶水也烧不开,但进到气化站能生产1立方米的燃气,够4口之家做好一顿饭的。农民做饭不必再受烟熏火燎的烦恼,只要轻轻地拧开管道阀门,打开燃气灶开关,一桌香喷喷的饭菜便很快做成。   有人为孙吉林的发明算了一笔账:如果按每年一户节省薪柴4吨来计算,一年下来至少使8亩1至6年生的天然幼林得到保护! 2005年10月,孙吉林拿到了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证书,他又将目光落在令世界各国都十分头痛的生活垃圾上,并成功研制出了一种对可燃垃圾能进行清洁无害化生产可燃气体的机械设备——生物质垃圾制气发生器,填补了国内乃至国际空白。目前,丹东承天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已在丹东建立了25处气化站,一万多户农民摆脱了“抱柴烧饭”的传统,享受到“不见炊烟起,只闻饭菜香”的现代生活。
     相关链接
    · 和珍稀植物亲密接触 沈阳植物标本公园免费
    · 沈阳市招募清洁环境服务志愿者
    · “十二五”沈阳将开建三条地铁线路
    · 浑南新区:立体化整治环境
    · 9日,沈阳全民卫生清洁日
    · 沈北新区:全面提升环境质量
    · 沈阳上半年慈善筹款850余万元
    · 感受沈阳地铁 地下17米列车疾驰如风
    · 盛世盛宴——中国沈阳首届动漫电玩节探秘
    · 全沈阳市中小学校舍将逐栋“体检”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65号4楼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 京ICP备0911063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