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委员热议房地产市场 低收入群体购房迎来好时机 |
2009-04-30 |
|
“确保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15%,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长15%,商品房销售额增长15.5%。”2009年,沈阳市提出了房地产发展的三个目标,当然政府对目标的实现也拟定了一系列计划,值得广大房地产商和持币观望的市民关注。
2009年,拉动内需的措施很大程度上体现在房产新政上,“认真贯彻25条房产新政,进一步让利购房群众,实行货币补贴,激活低收入群体住房消费。”给购房者以极大的支持。此外,沈阳还将大力发展县域房地产市场,积极办好多种形式的房交会,进一步创造条件,努力保持房地产市场健康平稳可持续发展。加强城乡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进一步完善住房保障制度,对符合条件的城市低收入家庭购买经济适用房实施货币补贴,及时发放廉租补贴。基本解决居住危房的农村低保户、五保户、重点优抚对象和低保边缘户的住房困难问题。
“总的来说,只要引导得当,2009年房地产市场的前景还是可观的。”林木西委员认为沈阳的房地产价格原本就没有出现过盲目涨价的问题,价格一直是比较合理的。面向低收入群体的诸多购房政策的及时出台,对于消费者来说是极大的利好,很多过去望楼兴叹的低收入群体今年有望实现购房理想,彻底改善居住条件。
港澳委员杨小辉在国内7个城市有房地产开发项目,他认为沈阳的项目是运行最积极稳妥的,总体上看很稳定很健康。“但是也有一些房地产商以不正当手段经营,希望加以管理控制,防止恶性竞争。”他还提出简化公积金贷款购房办理手续的建议。
李长久委员指出,不仅要着眼于新楼盘的开发建设,还要关注老城区危旧房屋的改造,“这些旧楼不节能,冬天采暖总是不达标,但是还不到拆迁的年限,应该采用加挂外保温板等方法,使房屋冬季更加保温。此外还可对楼内外墙进行粉刷,对小区院落进行美化绿化,改善这部分居民的居住条件。”李长久委员指出,旧楼改造如果大规模推广,还可以促进大批零散劳动力就业,并给建材行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
本报记者 高晓红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