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二个重大项目落户沈阳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 |
2009-04-30 |
|
核心提示
2006年11月17日,沈阳市政府批准成立沈阳航空经济区,总面积50平方公里。2008年2月22日,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准沈阳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为国家级产业基地,功能定位为两区、三城、六大基地。2008年11月28日,沈阳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总体规划正式通过市规委会审定。同日,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和沈阳市政府、东陵区政府签署合作协议,将把庞巴迪C系列飞机等12个拥有核心技术的重大项目引进沈阳,与沈阳共同开发建设沈阳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并在五年之内实现沈阳航空产业产值翻一番的目标。
起飞的跳板——晋升国家级
起点决定高度。航空产业基地诞生于沈阳经济全面振兴征程中。
2006年11月17日,沈阳市政府批准成立沈阳航空经济区,总面积50平方公里。沈阳市大力推进航空经济区建设步伐。在规划设计、基础设施建设和招商引资等各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2008年2月22日,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准沈阳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为国家级产业基地。功能定位为两区(运营区、产业区)、三城(航空城、科学城、国际城)、六大基地(我国最重要的支线飞机、公务机、通用飞机总装基地;规模最大的飞机大部件转包基地;最专业的“一站式”飞机维修基地;实力最强的航空研发培训基地;东北亚地区最高效、便捷的航空基地和物流基地)。2008年11月28日,沈阳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总体规划正式通过市规委会审定。总占面积约127平方公里,辖桃仙、白塔堡、沙河堡、陈相、佟沟等地区。同日,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和沈阳市政府、东陵区政府签署合作协议,将把庞巴迪C系列飞机等12个拥有核心技术的重大项目引进沈阳,与沈阳共同开发建设沈阳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并在五年之内实现沈阳航空产业产值翻一番的目标。集中优势资源投入的沈阳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将建设成为全国最大的民用航空产业基地。
大项目聚集——黄金洼地
发展航空产业是沈阳市建设世界级装备制造业基地的重大核心举措。目前,沈阳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建设强势启动,随着一批重大航空产业项目的稳步推进与市委、市政府给予的若干扶持政策,沈阳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建设已驶入快车道。目前,沈阳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已开工、签约和在谈重点项目达20余个,总投资约500亿元。C系列飞机转包项目已进入联合研发阶段,年底前将开始生产飞机机身筒段试验件。中航沈飞民机公司钣金生产线项目已完成平整土地,年底前开工建设。黎明航发工业园项目已完成地勘工作。东北航空总部项目正在进行征地。
2008年11月,市委、市政府确定了对沈阳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在土地开发、基础设施建设、财政、税收、金融等方面若干项扶持政策,为沈阳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的快速发展铺平了道路。对当前项目建设急需用地,坚持特事特办,采取变通措施予以解决。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多渠道筹措基础设施建设资金。需要市政府投入的基础设施项目,列入明年城建计划。设立航空产业发展资金,由市工业发展基金和沈阳航高基地一级土地开发所得资金共同注入,用于基地基础设施建设和重大项目贴息。加大沈阳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对外开放力度,引进战略投资者,积极推进一批重大航空制造项目签约落地。围绕中航工业集团拥有的核心技术,着力引进建设ARJ21飞机发动机总装、重型燃气轮机、庞巴迪飞机结构钣金生产线等6个项目。大力开展与南航集团合作,在沈阳航高基地建设航空运输和物流基地。全力做好与庞巴迪公司合作研制C系列飞机,与空客集团合作的飞机大部件转包、宽体和窄体飞机舱门制造、A350复合材料舱门研发制造等工作。
前景广阔——临空高地
自去年2月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准沈阳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为国家级产业基地以来,沈阳市大力推进沈阳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建设步伐,在规划设计、基础设施建设和招商引资等各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在此基础上,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决定与沈阳市共同建设沈阳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将中航集团拥有核心技术的一批重大项目向沈阳集中,目标是把沈阳航高基地建设成为全国最具发展、最具活力、最具特色的创新型国家级产业基地。根据协议,中航集团三年内将向沈阳投入资金百亿元,包括合作开发庞巴迪C系列飞机、航空发动机等项目,此外还将加大研发和人才培养的力度。该项协议是中航集团由原来的中航一集团和中航二集团重组整合后的第一个重大合作项目。
沈阳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的建设,将在沈阳城市南部形成新的增长极,拉动城市向南部拓展,有利于沈阳整体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以及临空经济的形成。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今天,像沈阳这样的内陆城市,大力发展‘临空经济’显得尤为迫切。目前国内航空市场进入快速增长期,东陵区坐拥桃仙机场,占尽天时地利,可以说是建立沈阳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必然之选。
(孙政、杜争华)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