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师学生家长网上交流 网上“成长档案”渐受宠 |
2009-04-30 |
|
大连日报讯(记者丁雷)“妈妈过生日了,她又年老了一岁,眼角的鱼尾纹也多了,不过还要天天为我操心。她真不容易,我以后要多听妈妈的话。”这些略显稚嫩但充满感情的文字,是沙河口区黑石礁小学六年一班魏雨丝同学1月2日写在自己网上“成长档案”里的。在她的文字下面,老师留言道:“小雨丝真是越来越懂事了!”元旦三天假期里,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这种新奇的“玩意儿”——网上“成长档案”备受老师、学生和家长推崇。
在黑石礁小学四年四班班主任孙世奇的指引下,记者打开了该校“交流沟通与成长档案”的网页,在点击进入四年四班网页后,记者可以看到每一位学生的网上“成长档案”。在王嘉辉的网上“成长档案”里,记者看到,这里有他自己写的电子日记,有老师在学校活动中给他拍的照片,还有爸爸妈妈给他写的话。在最近的留言中,王嘉辉的妈妈请教老师:“孩子每次做作业都不认真,请问老师这该怎么办?”孙世奇老师在留言中给予了详细地解答。“当长大之后,我再回头看看这些档案,多有意义啊。”王嘉辉说。
记者看到,黑石礁小学的“成长档案”里主要包括“公开的成长档案”、“教师记录的成长笔记”、“家长交流成长过程”等栏目,学生、家长和老师都可以在这里进行公开或设密交流。其中学生自己编写的日记主要记录成长的经历,有的还加入照片、声音、视频等;而老师着重记录学生在校内的点点滴滴;家长则多是从父母的角度记录孩子身上发生的变化。三方还可以任意对公开的记录进行留言评价,互相交流沟通;有的家长和孩子甚至在其他孩子的网上“档案”里留言评论,甚是“热闹”。
这是沙河口区教育局依托校园信息化建设,于去年初启动的“交流沟通与成长档案”平台试点后所出现的景象。老师学生家长网上冲浪,并非是简单的交流沟通,更重要的是促进孩子的成长。“家长往往对孩子的教育问题‘很头疼’,通过这个平台,老师可以轻松帮助家长更新观念,改进教育方法。”黑石礁小学校长孔昭娟说。网上“成长档案”促进了教师进一步掌握学情,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引导;而家长则掌握了不少科学的家教理念和做法,让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之间真正搭建起了一道桥梁。现在,试点学校的师生和家长,只要通过沙河口区教育局门户网站的链接,在家上网就可以进入“交流沟通与成长档案”平台。据悉,该区将陆续推广这一平台建设,使全区每一个中小学生都拥有网上“成长档案”。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