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影院火爆书店冷清 大连节日文化市场冰火两重天 |
2009-04-30 |
|
元旦小假期已经结束,在过去的三天中,我市文化市场呈现出冰火两重天的局面——各大影院人满为患,出现爆棚现象;图书市场则人气不旺,惨淡经营。
记者在我市几家大影院采访发现,如果中午12时到达影院,根本买不到12时10分场次的影票,因为排队就需要10分钟到20多分钟,而即便排到了,临近场次的影片也都是一票难求,只能买到两三个小时以后的票,其座位还不够理想。大连影城经理曲建全介绍说,1月1日是观众最多的一天,从早上影院开门到17时,观众排起的购票长队就没有断过,整个节日期间的上座率要高于往年。曲建全分析,影院出现如此火爆的场面,其原因之一是影片本身的质量是保证高票房的法宝,只有电影好看,观众们才舍得花钱走进影院,《非诚勿扰》、《叶问》、《马达加斯加2》等不同类型的经典影片,满足了不同观众的需要;而另一原因是,目前我市的电影市场已经走向成熟,不但培养了一批爱电影的观众,各影院前卫的经营理念和合理的经营模式,以及适时推出的各色活动,都是吸引观众走进影院的因素。
与电影市场迎来开门红相反,图书市场的状况却不容乐观。走进图书大厦,每个楼层的读者都稀稀疏疏,而在收银台前,记者也没有看到排队结账的情景。据大连市新华书店工作人员介绍,与往年同期比,今年元旦假期图书销售略有下降,只有少儿图书销售较好,文学类、生活类图书的销售都比较平淡。市新华书店工作人员认为,在2008年12月末,图书大厦推出了所有图书全部八折销售的优惠活动,如此大力度地折扣销售,在新华书店是很少见到的,期间,吸引了众多读者前来购买图书,这是造成节日期间购买力下降的一个原因。而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可能有一部分消费者出现心理恐慌,认为图书不是生活必需品,所以减少了图书消费开支。无独有偶,当记者拨通北方图书城工作人员的电话时,对方也给出了经营惨淡的回答,并认为,今年两节距离较近,可能是影响消费的原因之一,再加上作为图书消费重要群体的学生,目前正处于期末考试阶段,所以光顾书店的时间并不多。《中国图书商报》去年12月份的一篇文章写道:就在出版人关于中国书业是否受到经济危机的影响众说纷纭之际,全国书店零售市场冷不丁地抛出一个惊人的数字:10月份的图书销售码洋比去年同期相比下降1.87%,这是自建立数据监测系统8年来该月份首度出现负增长,而此前的增幅基本都达到10%。在全国图书市场遭遇困境的大背景下,再加上网上购书和电子书等高技术含量阅读渠道的出现,大连图书市场是否进入寒冬?业内人士认为,目前还不能下此结论,但销售下降是一个信号,它更能让图书经营者开始思考,如何做得更好,从而引导读者形成健康的阅读习惯。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