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戏言定终身儿女遭逼婚 包办婚姻酿成亲家仇杀? |
2009-04-30 |
|
主任记者 吕良德 通讯员 鄂屏
核心提示
婚姻是严肃的,订立婚约必须再三思量,容不下半点随意。把婚姻当儿戏,不但有可能毁了婚姻中的两个人,更有可能连累双方家庭。再进一步说,随意主宰、干涉子女的婚姻自由,更有可能酿造更多悲剧。但遗憾的是,至今仍有一些为人父母者,在这一问题上依然自以为是,自作主张,把无辜的儿女推上一条不可预知的荆棘之路。
戏言定终身
沈阳周边的广大农村,虽然与大城市近在咫尺,耳濡目染,亲身体验着民主与法制的进步,但在一部分人的意识中依然残留着过去一些封建思想,其中,年轻人的婚姻必须听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事情的缘起竟然是一句酒后戏言。2006年初秋,正是瓜果飘香的时候,法库县一个乡村里有一户人家办喜事,全村老少都来贺喜。主人摆开酒席,客人推杯换盏,不久,就有人喝多了,大呼小叫,场面越来越热闹。
张立新和王铁军两人原本就认识,坐在一桌酒酣耳热,感情变得越发融洽,话题也渐渐从“喜主”家,延伸到了自家儿女身上。
“老王啊,听说你家姑娘出落得好啊,今年多大了?”
“净夸我,再好能有你家儿子好啊,你儿子上高中了吧,比我姑娘大两岁。”
“唉,孩子长大了,我们都老啦。我成天就想着,赶紧给儿子说上一房媳妇,我这个做老子的也算胜利圆满完成任务了。”
“看你说的,孩子才多大啊,再等两年吧。”
“等?”张立新把酒杯一放,“再等好姑娘都被别人捞去了。老王,你要是看得起你哥哥我,咱们就结个亲家,你把你姑娘嫁到我们家来,我家保证不亏待她!就看你能不能做你媳妇的主了!”
王铁军被酒精泡过的脑子一阵眩晕,内心深处隐隐觉得有些不妥,但被张立新那么一激,他也就大着舌头说:“瞎话,我是一家之主,啥都得听我的。这事我看成,明天你就上门来提亲吧。”
张立新非常高兴,他用筷头子指点着桌上的其他人:“你们都听见了啊,给我们做个证人,好日子时大家都去喝酒!”
“好啊!”一桌人都来凑热闹。
第二天早晨,王铁军宿醉尚未醒,张立新两口子就找上门来了,一口一个亲家,叫得王铁军夫妻目瞪口呆。王铁军这才想起昨天的酒后戏言。
“唉,老张啊,那不就是随口说说的嘛,你还当真了啊,我姑娘才16,我才不舍得把她送你们家当童养媳去呢!”
“话可不能这么说啊。昨天在饭桌上不是说得好好的吗,证人都十好几个,你家想赖账,我们家还丢不起这个人呢!我把彩礼都带来了,我可是诚心的,你可得给我这个面子!”
“……”王铁军夫妇面面相觑,媳妇又惊又怒,责骂丈夫,“你怎么能这么胡闹!姑娘还没长大就急着出门,让人家看了该怎么想!我告诉你,要嫁你自己嫁过去,我们娘俩不陪着你瞎胡闹!”
媳妇在外人面前数落自己,王铁军哪里受得了:“老婆子明白什么!我的女儿,我说让她嫁,她就得嫁!”
张立新夫妻赶紧把两万元钱塞进王铁军手里:“那事情就这么定了,明天我就让俩孩子上镇上登记去,回来挑个好日子,咱们把事情办了!”
张家夫妻高高兴兴地走了,王家夫妻大吵了一架,最终碍于情面,闷头准备女儿出嫁的事宜。
儿女遭“逼婚”
这整个过程,两个孩子都毫不知情。张家儿子张辉,年方18岁,还在读高二。虽然考大学无望,却压根没想过自己马上就要成家了。他唇上刚刚涌出一层青黑色的绒毛,身材瘦削,还没发育出成年人那强健的体魄。听说了父母这荒唐的举动,小张愣在当场。他怎么也想象不到,过去只有点头之交的王家小丫头,竟然要变成自己的妻子了。他费劲地回想着小王的长相,却发现根本朦胧一团,想不起来。
王家女儿王丽更小,只有16岁,刚刚初中毕业,看上去还是个小姑娘。一听说父母竟然这么早就要把自己嫁出去,姑娘委屈得哭了。妈妈没有办法,只好一边痛骂丈夫,一边安慰女儿:“孩子啊,女人早晚有这么一天。他们张家条件还不错,那小子你也认识,人挺好的。”王丽抽抽搭搭地问:“那要是他们欺负我怎么办?”“那还了得!你爹第一个上他们家闹去!”王铁军赶紧给女儿下保票。
第二天,两个不情不愿的孩子在双方父母的“押送”下来到了法库婚姻登记处。他们偷偷抬眼互相打量一下,又赶快低头看着自己的鞋尖,心里慌乱不安,不知该说点什么。双方父母倒是喜气洋洋,即将升级成老公公的张立新还特意打了一条红领带。
两家人的美好愿望在登记处碰了个钉子。工作人员打眼一看,就知道这两个小孩肯定不够法定结婚年龄。虽然双方父母连哄带骗,又递烟又塞糖,工作人员就是坚决不同意给俩小孩登记。他反过来劝说四个中年人:“孩子还小,等他们长大了,自己能做决定的时候再说吧。不然出来问题,对谁都不好!”
两家人郁闷地离开了登记处。在返回的路上,张立新一拍大腿:“我老张家吐个吐沫就是钉,好好的事不能就这么黄了,登不登记的都没关系,咱回家就当喜事办,保证在大家伙面前给你姑娘一个名分!”
在强势的张家面前,王氏夫妇又一次做了应声虫。王小姑娘还没有成熟到能够反抗父母的年龄,只好泪眼婆娑地跟着父母回了家,开始筹备嫁妆和嫁衣。
婚礼那天,两个小孩如同一对傀儡,被人摆弄来摆弄去。新娘脸上的胭脂不时被眼泪冲花,新郎则一脸尴尬,不知道该对前来观礼的同学们说些什么。村人有的羡慕,有的叹息,但都觉得双方老人做得有些过分了。但这是人家两相情愿的事,除了喝酒,谁也不愿多嘴。
亲家成死敌
新婚生活就这样开始了。最开始的一两个月,两个小孩如同过家家似的,还有模有样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新鲜感消失,两个孩子各自的小毛病小问题渐渐突显出来。都是独生子女,都是父母的掌上明珠,谁也没受过气,谁也不会忍耐。俩小孩开始是吵架,过些日子就动手打了起来。
小王丽哪里是张辉的对手。挨打之后,她哭着跑回了家,向父母告状。这边张家父母也责备了张辉,赶紧带着他去岳母家道歉,接媳妇。但接回来没几天,俩人又打起来了,王丽又跑回家,张辉又得去接。几次三番的,孩子们都厌倦了,家长也很疲惫。有一次,王丽回娘家一个多月,张辉也没有去接。等张家父母发觉不对押着张辉前去道歉,王家父母将亲家数落个臭死。张家一气之下拂袖而去,俩小孩就这样各自住在父母家,气鼓鼓地等着对方道歉。
王铁军越来越后悔,后悔把女儿这么轻易地送进了火坑,他总想找个什么理由和借口把亲事退了,还女儿自由身。张家则开始在村里散布言论:“他们家姑娘已经是我们家人了,我们不怕这么耗着,看谁能耗过谁!想离婚?先把彩礼钱退了!”
两家的亲友也非常关注这个事件的进展。低头不见抬头见,时不时传出彼此的风言风语。加上闲人们互相一传话,两家的矛盾进一步升级,老张和老王开始红了眼睛,经常跑到对方家大吵大闹。
在这种巨大的压力下,俩小孩觉得自己在村里抬不起头了。他们分别找借口往外跑,去镇上、市里散心,找以前的玩伴重新过单身的自在日子。有一次,在一个卡拉OK,小张遇到了小王。好久不见,小王似乎变漂亮了。在昏暗的灯光下,小张看起来也不那么面目可憎。相看两不厌,经过一场荒唐的婚姻的折腾后,俩小孩私下里开始了真正的自由恋爱。大人闹得那么凶,俩小孩觉得就这样告诉大人俩人已经和好,似乎不会令大人们平息下来,于是,他们找一切机会躲开父母的眼睛偷偷幽会,享受二人世界的甜蜜。
这边甜蜜着,那边可出了大事。王家把两万元彩礼一五一十地退给了张家,可张家收钱之后翻脸不认人,硬说王家没还彩礼,还纠集一帮人闯进张家打砸。这也太气人了。王家也不是好惹的,也纠集了一帮亲戚前来助拳。两家人打成一团,张家人一失手,把王铁军打死了。
天塌了。两个孩子听说了这个消息,一时天旋地转。他们深深知道,近来似乎已经被重新把握的幸福,从此之后,将永别自己而去。原本是一对小鸳鸯,此刻却成了杀父仇人,俩小孩不能置信地互相看着。他们坐了同一趟车,赶回家处理后事。车上,两人默默无言,只有王丽一路上泪如雨下。“我还能怎么说,怎么说都是错。”小张的心头泛起了这一句无奈的歌词。
虽说失手,张家却依然要负担刑事责任。法院开庭审理了此案。听说张立新要被判处有期徒刑8—10年,小张和母亲痛苦得说不出话来。他们恨恨地望着前来听庭的王家人,把这些都归罪于女方的搅闹。王家失去了顶梁柱,损失更大。但两个孩子还没有真正开始的人生,就这样有了一个令人伤痛的起点,谁又该为此负担责任呢?
(文中人物均为化名)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