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传销窝点61人中 竟有20人是大学生 |
2009-04-30 |
|
沈阳晚报讯(记者 高薇 实习生 夏涛)受金融危机影响,在严峻的就业压力下,传销团伙便伺机将目光瞄准大学毕业生。一名刚刚走出大学校门的大学生,千里迢迢来到沈阳,原以为能通过同学找上一份好的工作,没想到,竟深陷到传销窝点中,不但被骗得身无分文,连人身自由也被控制。
找工作竟陷传销
这名来自四川攀枝花大学的学生介绍说,她的同学在网上告诉她沈阳有好工作,每月能赚三四千,急于找工作的她马上坐车来沈阳。加入不久,就交了5840元,购买了两组产品,但始终没见到所谓的产品,也没拿到任何收据和凭证,她意识到自己可能被骗了,想要离开却被限制了。无奈之下,她以接同学的名义逃脱,随后向于洪区工商分局进行求助。
根据其提供的地点,12月18日,工商执法人员在一工厂内找到了这个传销窝点,90平方米的空车间里坐满几十人,一个年轻人正在口若悬河地授课。而在这些人租住的7个民宅内,执法人员发现不少讲课笔记以及所谓的产品。“这些人中很多人不认为自己加入了传销组织,但都不希望让家里人知道这些事儿。虽然加入这个组织时间还不到一个月,但不少人都已交了钱。”监察一大队队长寇德功说。
三分之一是大学生
寇队长介绍说,“这些人大部分是十八九岁的年轻人,来自河南、四川、江西、广西等地,他们中有的人是被同学以介绍工作名义叫来的,有的是被网友叫来的,有的则是冲着招聘网上的广告过来的。”
来到这里之后被限制自由,吃住条件都很差,出门也不行,打电话也不行,每天就是“上课”,“比较意外的是,里面大学生不少,我们共查了61个人,里面就有20个是大学毕业生,大部分是去年毕业的,其中同一个大学的就有8个人。”寇队长说。
记者与其中一名参与传销的人员交谈发现,这名来自陕西宝鸡的年轻人,已交了6000元购买产品,原本在南方电子企业上班的他,每月有两三千元的收入,但9月末,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企业开始裁员,他被迫失业回家。“在家待了一个月,有个认识的网友说沈阳这边有工作能赚三四千元,我就过来了。”
就业压力下警惕传销
沈阳市工商局公平交易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沈阳已取缔130个传销窝点,主要集中在新民和苏家屯两个区域。但传销组织数量在逐年减少,零星的仍然还存在,“尤其是金融危机后,大学生找不到工作的增多了,被裁员失业的也增多了,传销组织很有可能反弹。”
他表示,目前沈阳无传销社区正在建设中,已有多个社区达到无传销,“发动社区尤其是一些老人对传销进行盯防,对租房也要加强管理,发现将房子租给传销组织,不管房主知不知情都将被罚款。”
新一轮的大学生就业高潮即将来临,传销分子往往利用大学生社会阅历少,就业心理急切等心理想方设法紧盯大学生。本报提醒广大学生,在就业时应理性思考,莫急于求成,特别是亲朋好友在介绍具有诱惑性的高薪工作时,须谨慎对待,多方求证,以免落入传销圈套。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