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零距离健康维护”为百姓提供贴身服务 |
2009-04-30 |
|
“零距离花维护”为百姓提供贴身服务
本报记者 朱勤
追踪
伴随沈阳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深入、拓展,作为拥有60多万人口的老城区,沈河区开展了“零距离花维护工程”,将社区卫生服务的触角延伸到每个普通居民家中。如今,皇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这个新称谓,让身为二甲医院的区医院院长文继辉一身肩两职:院长、主任。
眼下,由于实现了社区卫生的区域负责制,社区责任医生真正成了“居民花咨询的第一人”、“卫生花的守门人”、“合理治疗的执行人”、“医疗转诊的指路人”、“老少妇残的贴心人”……
居民健康的“守护神”
“外面药房一盒罗红霉素能卖到20多元,皇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价钱还不到两元!一瓶左氧氟沙星才12.5元,比别的地方省了近30元!”11月末的一天,正义社区的李大娘见到记者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老人算着账,数叨着社区卫生服务的好处。据了解,沈河区实施社区卫生服务综合体制改革半年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量同比增长78.9%,平均每个门诊收费水平却同比下降了39.7%。皇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数据显示也是如此:门诊量上去了,居民的医疗费用却降下来了。一升一降,居民从中得到了真正的实惠。
建家庭健康档案、送责任医师连心卡、发健康小册子、建爱心济困病房……皇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这些“零距离”服务措施,体现了“社区医院”的良苦用心,社区医院通过真情服务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百姓的心坎上。该中心根据社区居民医疗健康档案的情况,除了采取对社区内60岁以上老人进行免费体检(血糖、血脂、胸透、心电图等)、对90岁以上老人每月进行健康走访上门服务、对低保困难的及一些行动不便的社区居民给予免费和上门服务等优惠政策外,还全面开展具有特色的辖区居民全员建档,保证辖区内的每一位居民都有一份健康档案,真正解决就医难、看病难的问题。数据表明,该中心“爱心济困病房”建立至今,已为贫困患者减免医疗费近20万元。
沈河区是省和全国社区卫生服务的示范区。今年4月全面启动了社区卫生服务综合配套改革工作,搭建起一套全新的运行和管理机制,形成卫生局——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各社区卫生服务站三级管理体系。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承担起了重担。以皇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例,所辖5个社区,已为60岁以上老人建档案3356户,人数5451人,为90岁以上老人建档案76人,每月至少访视一次,进行特殊诊察。时下,西华、药大、翠生、正义等社区的建档率在大幅度升高。中心还成立了四个高血压病患者俱乐部,一个糖尿病患者俱乐部,为居民提供“零距离”健康维护服务,让所有社区居民都享受到“基本的医疗服务”。
锻造责任医生团队
文继辉介绍,“零距离”健康维护,要求医护人员具有很高的技术和责任心,为此,中心今年初以来建立了全新的用人机制,建立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实际贡献紧密联系的分配激励机制,以岗定薪、岗变薪变;中层干部实施岗位竞聘制和全员职工聘任制,231人上岗,11人落聘。由于优化了人员结构,调整了分配机制,激发了医护人员的积极性,工作效率大为提高,居民满意度一路攀升,在沈阳市卫生局纠风办专家组满意度测评调查数据采集中,取得97%的好成绩。
沈河区还专门制定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药品及卫生材料统一采购配送管理办法》、《财务收支监管审批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从基本设备标准、基本制度、服务内容、服务流程、服务标准、考核评价6个方面实行统一化管理,使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有章可循、规范发展。
看病贵、买药贵一直是困扰群众生活的大问题。据了解,皇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行药品统一采购、配送,对感冒、心脑血管等常见病涉及的400种常用药品实行零差价销售,最大幅度地让利百姓,用文继辉的话说:医院只做“中传手”,不当“中间商”,让群众不多花一分钱就能看好病。记者了解到,即使是400种常用药品目录以外的药,这里也严格规定其加价率最高不得超过15%。药品卖的是批发价,医生挣得多少要看他的服务内容和服务质量,以岗定薪,岗变薪变。
为了能让便捷实惠的卫生服务真正惠及居民,沈河区挖掘方方面面可利用的卫生资源,在全区打造“十分钟就医服务网”:全区10个街道全部建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700多名医护人员工作在31个社区卫生服务站,社区医院面积全部达到100平方米以上,附近居民步行10分钟就能方便就医。据了解,目前该区已有10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0个社区卫生服务站被纳入医保定点单位,全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医保链接达到97.56%。
正义社区共有90岁以上老人21名,其中年龄最大的李煦斋老人98岁,老伴赵惠珍94岁,两位老人自己生活,李煦斋老人虽然身体较好,但因年龄大了经常自觉腰痛,社区医生王颖通过走访了解到了情况,经常登门指导其进行家庭理疗,老人没花1分钱,症状就得到了缓解,老两口逢人就说:“社区医生待俺比亲闺女还亲啊! ”
健康维护贵在长效
“办百姓首选的‘社区医院’!关键是要保证惠民、便民长效机制的建立。 ”
文继辉介绍说,零距离健康维护工程对“社区医院”的功能定位也异常清晰:即“六位一体”: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指导。下一个目标是建立所辖社区全体社区居民健康指数档案,并通过优质的医疗服务,使全体居民健康指数达到全国先进水平。
据记者了解,沈河区不断尝试建立专家进社区的长效机制。省卫生厅确定沈河区为大医院支援社区卫生服务试点区,指定由中国医大盛京医院每周派出14名专家利用20个工作日走进社区坐诊、查房、会诊、讲座,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看到专家、得到服务,为“小病在社区,大病有保障”提供制度和技术支撑。皇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也迎来几名大医院的专家,这些专家每个星期固定时间在社区医院坐诊、讲课,指导基层医院的医生提高医疗技术,从9月22日启动到现在,已有数百名患者在皇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享受到了大医院名专家的诊治,居民普遍反映:社区卫生服务既方便实惠又权威可信。
沈河区各个卫生服务中心都成立了由全科医生、社区护士和防保人员组成的责任医生团队,每周至少一次走进社区、居民家庭以及高血压、糖尿病会员俱乐部等,为居民提供有针对性的实用型健康服务,通过主动服务、上门服务拉近了与居民的距离,最大限度地满足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的需求。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