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新华网辽宁频道12月16日消息(记者姚剑锋)眼下正是中小学生准备期末考试的时候,老师经常说“分、分、分,学生的命根”,那么我们该如何教孩子正确对待分数,让孩子从困惑中解脱出来呢?辽宁省心理学会理事、沈阳师范大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教授郭瞻予认为,学生家长应该合理引导孩子正确面对分数。
郭瞻予说,首先考前给孩子制定目标时应与孩子一起讨论,家长不应强行要求。目标应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以口头形式制定,不要写成书面协议。最好能给予孩子适当的缓冲,就是原定目标可降低一点放宽一点。
郭瞻予认为,可以适当地给予物质上的奖励,但家长必须说话算数,兑现承诺。但最好不要给孩子现金奖,特别是高额的现金奖励。奖励过后还得跟孩子讲明这次考试为什么分数好,往后要如何继续发扬。
“如果考得出乎意外得好当然要表扬,但也要教育孩子不能得意忘形,让他明白强中自有强中手,同时要看到自己的不足。”郭瞻予说,如果孩子考得意外得差,可以这样安慰孩子:只要自己努力了,无论成绩如何,我们都不怪你,下次注意点就是了,不要泄气,失败乃成功之母。
郭瞻予提醒家长,特别是要告诉孩子,取得好分数是必要的,但不是唯一的,在其他方面表现得很好,同样可以成为优秀的学生,还是父母的好孩子。(完)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