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沈阳将投入百亿元为城乡群众办实事 |
2009-04-30 |
|
新华网沈阳12月13日电(记者姜敏)沈阳市明年将投入百亿元为城乡群众办实事,目前已备选的12件事项,突出了就业和大力扶持社会贫困群体、重点解决困难群体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
这是记者日前从沈阳市政府召开的为城乡群众办实事新闻发布会上获得的信息。据沈阳市政府秘书长张景辉介绍,12件备选实事体现了三方面特点:一是突出了城乡统筹,加大公共财力向农村倾斜力度,增加了农村民生工程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事项;二是突出了大力扶持社会困难群体,选择具有雪中送炭性质的事项,特别是就业等迫切急需解决的难题;三是投入力度大,集中财力把农村饮水、低收入家庭住房等基本生活问题一次性解决。
在促进创业和就业方面,明年沈阳市将新增实名制就业2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3%以内。加大对“4050”人员、残疾人等11类困难群体的就业援助。确保有就业愿望的困难家庭大学生百分之百实现就业。通过政策扶持和服务措施,鼓励和促进高校毕业生、军转干部等8类人员自主创业,年内帮助1000人实现创业。
在建立和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方面,重点提高全市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城乡优抚对象生活补助、农村低保和低保边缘户保障标准等11类低收入及特殊群体的待遇标准;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农民人均筹资标准,由120元提高到150元以上。
大力改善低收入和困难群体住房条件,提供购买经济适用住房货币补贴,为城区5.6万户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解决住房问题;新建住房4500套,让农村低保户、五保户和重点优抚对象等农村贫困群体全部迁入新居。年内基本完成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对700多个村人畜饮水设施进行标准化改造,让90万农民喝上卫生达标的自来水。
在扶持农民增产增收方面,明年将新增设施农业面积8万亩,特色农业面积45万亩,畜牧标准化小区320个,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5万人。加大扶贫开发投入,使贫困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700元,惠及41.3万人。
此外,在加强养老助残服务载体建设,改善城乡教育和卫生医疗设施方面,沈阳市明年将在5个中心城区各建一所区域性养老中心,新建100个示范性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站,新建或改扩建22所农村中心敬老院。在城区推广建立“一号通”老年人应急呼叫系统,为重度残疾人家庭等困难群体和70岁以上的空巢老人免费安装“一号通”应急呼叫器等。
据了解,截至目前,沈阳市政府今年为城乡群众所办的20件实事已经全面完成。市政府还从解决城乡群众急需、改善生活条件和市容环境等方面,增加投入6亿多元,为市民办了其他8件实事。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