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中图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国图鉴社)官方网站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地区消息 > 辽宁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胡锦涛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从《漂亮的事》看文艺创作的地域文化视角
2009-04-30
  □ 电视剧《漂亮的事》受到广大电视观众的好评并非孤立的现象,此前,在辽宁大地上产生的工业题材电影《父亲》、工业题材话剧《那一年,在夏天》、《父亲》、《矸子山上的男人女人》亦好评如潮。舞剧《月牙五更》、《东陲边鼓》、京剧《血胆玛瑙》、话剧《凌河影人》、秧歌戏《乡音乡情二人转》……一批具有地域文化品格的文艺作品已成为经典。我省文艺创作时刻关注现实生活,擅长从地域文化中挖掘创作资源   □ 地域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一个地区文艺创作的走向与风格,地域文化是一个地区文化艺术形成独特风格的母体,一个地区文化艺术的发育有赖于特定的地域文化的滋养。近年来我省诞生的优秀作品深深扎根于黑土地,地域文化的烙印清晰而鲜明。辽宁文艺的母体,正是内蕴深厚而特色鲜明的辽宁本土文化


《矸子山上的男人女人》剧照


《乡音乡情二人转》剧照


《我那呼兰河》剧照   由中央电视台、辽宁省委宣传部等单位联合摄制的电视剧《漂亮的事》虽已播映完毕,但有关该剧引发的话题却并未结束。记者从沈阳电视台了解到,一个有关该剧文化意义的研讨会正在筹备中。与此同时,关于文艺创作中地域文化视角的讨论也正在进行中。   正如《漂亮的事》导演高希希所说,该剧播出后在全国电视观众中引起强烈反响,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该剧带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和时代特色。 《漂亮的事》讲述的是东北一家机械厂在内忧外患的困境中,以几位女工程师为主体的工厂员工自强不息、历尽艰辛,终于研发、生产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空分压缩机组,把“中国制造”改写为“中国创造”的故事。如果说,东北农村题材电视剧多年来以其诙谐、轻松的喜剧风格以及浓郁的民俗趣味赢得了全国观众的喜爱,那么,展现东北老工业基地新姿,体现工业文化的电视剧在荧屏上真是久违了!   《漂亮的事》导演高希希接受记者采访时坦言:“我始终关注反映新时代风貌的故事,而编剧高满堂创作的《漂亮的事》正是反映东北重工业改革背景下,通过技术创新,重新崛起的奋斗历程。 《漂亮的事》是一部讴歌时代精神的作品,同时也是一部具有强烈地域文化色彩的电视剧。 ”为了更好地展现东北特有的地域文化,剧组全程在沈阳取景拍摄。 《漂亮的事》剧组足迹遍布沈阳鼓风机厂、工人村住宅区、卫工明渠、铸造博物馆等沈阳铁西工业区独有的工业城市标志。反映振兴老工业基地背景下,工业区新貌,当代工人新风采、现代工业企业新的发展机遇,《漂亮的事》可谓形神兼备。而导演高希希说:“是沈阳工人的真实故事感动了我们,他们心系企业、心系国家的精神深深地打动了我们,因此这部戏才能拍得如此生动! ”   记者采访电视观众时发现,该剧能够引起他们的审美兴趣,主要是因为相对独特的题材以及真实生动的演绎。一位北京观众说:“看惯了东北农村戏,观众几乎忘记了东北城市戏是什么样的。从《漂亮的事》中,我们看到了东北城市的风貌与东北人的风采,也感受到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过程中所面临的困难与突围后的喜悦!”辽沈地区的观众自然对该剧表现出更大的热情,早在拍摄阶段,他们就热情参与其中,该剧播出之后,他们更是满腔热情地收看在家门口拍摄,并且反映他们身边生活的电视剧。剧评家说,这种热情源自于观众对本地域文化的认同与共鸣。   “地域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一个地区文艺创作的走向与风格。 ”省文化厅艺术处处长、戏剧评论家孙浩接受采访时表达了这样一个观点。电视剧《漂亮的事》受到观众的认可与好评并非孤立的现象,此前,在辽宁大地上产生的工业题材电影《父亲》、工业题材话剧《那一年,在夏天》、《父亲》、《矸子山上的男人女人》亦好评如潮。作为老工业基地,辽宁的城市文化具有现代大工业的特征。艺术家的创作必然受到这一文化特质的影响。这些作品或反映油田、矿山生产生活,或反映工人村、工厂发展变革。无论是故事背景、戏剧语言,还是人物性格、行为特征都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尽管这些作品的内容不同,却形成了较为统一的艺术风格。   多年来,我省诞生了一批具有鲜明地域文化特色的文艺作品,赢得了省内外观众与专家的认可与好评。话剧《那一年,在夏天》、《父亲》、《矸子山上的男人女人》体现了东北工业文明发展进程中人们所面临的新问题与新思考,在大江南北演出时反响强烈;舞剧《月牙五更》由于生动展现了丰富的东北民俗文化而成为经典保留剧目。京剧《血胆玛瑙》、话剧《凌河影人》从不同角度展现了底蕴丰厚的辽西文化;话剧《带陌生女人回家》则洋溢着辽东山区的生活气息。电视剧《刘老根》、《乡村爱情》则将东北农村风情加以淋漓尽致地展现;同样是以沈阳北市场为背景讲述故事,评剧《雪花飘飘》与电视剧《关东大先生》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展现了具有浓郁地域特色的市井文化。舞剧《白鹿额娘》、《东陲边鼓》、评剧《我那呼兰河》、秧歌戏《乡音乡情二人转》……这些脍炙人口的作品全部扎根于黑土地,地域文化的烙印清晰而鲜明。   地域文化是一个地区文化艺术形成独特风格的母体,一个地区文化艺术的发育有赖于特定的地域文化的滋养。而地域文化必然内化为该地域文化艺术鲜明的可识别性。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特定人群的生活方式、行为准则、审美方式、风俗习惯趋同,逐渐形成了特定地域的总体文化特色。一个地区的艺术创作只有适应该地区地域文化的特质,才会形成有别于其他地域的较为鲜明的艺术风格。戏剧评论家将辽宁地域文化特色概括为:粗犷、豪放、质朴、明快。基于此,辽宁文艺作品具有气势恢宏、情感浓烈等特征。辽宁文艺创作时刻关注现实生活,擅长从地域文化中挖掘创作资源。而辽宁文艺的母体,正是内蕴深厚而特色鲜明的辽宁本土文化。
     相关链接
    · 和珍稀植物亲密接触 沈阳植物标本公园免费
    · 沈阳市招募清洁环境服务志愿者
    · “十二五”沈阳将开建三条地铁线路
    · 浑南新区:立体化整治环境
    · 9日,沈阳全民卫生清洁日
    · 沈北新区:全面提升环境质量
    · 沈阳上半年慈善筹款850余万元
    · 感受沈阳地铁 地下17米列车疾驰如风
    · 盛世盛宴——中国沈阳首届动漫电玩节探秘
    · 全沈阳市中小学校舍将逐栋“体检”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65号4楼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 京ICP备0911063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