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沈阳“铬渣山”排毒工程投入使用 3年内处置完 |
2009-04-30 |
|
东北新闻网讯 (记者 王恩重) 新城子有个“铬渣山”,据居住在“毒山”附近的居民说,有时候用地下打上来的水擦地都有呛人的味道。2008年12月11日,沈阳市30万吨堆存铬渣无害化处理项目工程全部竣工并投入运行,3年时间就可以清毒完毕。
据了解,新城子化工厂成立于40多年前,主要以生产铬盐产品为主,生产铬盐过程中产生的废渣在厂内堆积如山。虽然该厂1996年已经破产倒闭,但却留下了一座占地30亩、12层楼高的“铬渣山”。因“铬渣山”内含有可溶性六价“铬”,对人、畜、农田构成严重危害。
2006年2月,市环保局在对国内铬渣无害化处置及综合利用情况进行详细调研后,最终决定采用高温干法解毒铬渣处理技术。2007年3月,该工程纳入沈阳市2007年城市建设计划,总投资8250万元。
记者从该工程施工技术人员处了解到,铬渣干法解毒技术,是将铬渣、粘土和煤等按一定量的配比混合粉磨之后,在立式干法解毒窑里进行煅烧,利用高温下碳及一氧化碳的强还原性将铬渣中的六价铬还原,使其生成无毒的三价铬化合物,将六价铬还原成三价铬,达到彻底解毒的目的。该方法解毒效果彻底,而且解毒渣有一定的强度,可再实施利用,既可作为水泥混合材料,也可填埋或作筑路材料。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