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贸出口攻坚克难保增长 继续保持全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系列报道 |
2009-04-30 |
|
记者 胡 欣
今年以来,美国次贷危机影响持续加剧,国际金融市场陷入危机,世界经济增长明显减速,加上人民币升值和劳动力成本增高,外贸出口遭遇了突如其来的”寒流”。
然而,记者从省外经贸厅了解到,就是在这样的“寒流”中,我省外贸战线攻坚克难,出口继续保持良好增长势头。今年前10个月,辽宁进出口总额实现了619.2亿美元,同比增长28.2%,其中出口359.2亿美元,增长24.3%,比全国平均增幅高出2.4个百分点,这也是近年来我省出口增幅首次超过全国,在全国出口排名由第9位上升到第8位。在全国10个主要出口省市中,出口增幅排位列第三。在国际经济形势寒意阵阵的大背景下,这一组数据令人感到欣慰和鼓舞,同时也能深深体会到它的来之不易。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大力加强外贸出口工作,既是进一步扩大我省对外开放的迫切需要,也是实现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重要举措。目前就我省实际情况而言,应该说发展外贸出口,仍然是拉动辽宁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
在今年4月份召开的全省对外开放工作会议上,省委、省政府进一步明确了发展外贸出口的思路:更加注重外贸增长方式转变,着力提高出口产品质量和效益,鼓励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产品出口,不断提升我省企业在国际产业分工中的竞争与合作能力。
随后,省政府又召开电视电话会议,专门研究部署扩大出口的三项具体措施。一是进一步加大出口产品结构调整力度,重点抓好“152”工程,即突出抓好100个机电产品出口企业,力争使机电产品出口比重达到40%;抓好50个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企业,力争使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达到20%以上;抓好20家农产品重点出口企业,农产品出口增长达到20%以上。二是进一步抓好加工贸易出口,拓展加工贸易新思路,鼓励企业开展现代加工贸易,拉长产业链和产品链,努力培育加工贸易产业集群。三是进一步推进出口品牌建设,加快实施全省品牌建设规划,落实对自主出口品牌的支持政策,协调有关部门在通关、检验检疫、融资、出口信用保险和退税等方面提供便利。
现在回头看,当时的快速反应和应急措施十分必要,也收到了良好效果。到目前,全省出口超过目标平均进度,沈阳、鞍山、抚顺、本溪、营口、盘锦、铁岭增长较快,增幅都超过了30%。其中抚顺、本溪、盘锦已经完成了全年的出口目标。
从统计数据看,1至10月,各类企业出口均实现增长,国有企业出口108.71亿美元,增长19.22%,增速进一步加快,其中当月出口增长55.15%,国企在全省对外贸易的稳定发展中仍起到稳定器的作用;外商投资企业出口170.90亿美元,增长20.68%,保持平稳增长;集体、私营企业出口79.63亿美元,增长41.58%,持续较快增长。国企中,本钢、北台钢铁集团、东展、东药、船舶燃料大连公司、中石油抚顺石化分公司、鞍钢等出口增长快,增幅超过50%。
在出口产品结构上,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出口增幅均有提高,附加值较高的机电产品占较大比例。前10个月,机电产品出口132.6亿美元,增长23.2%,增加出口24.99亿美元,机床、彩色电视机、电线电缆、集装箱、汽车出口增长快。一般贸易出口190.50亿美元,增长35.27%,加工贸易出口149.38亿美元,增长10.72%。钢材出口64.32亿美元,增长70.46%,增加出口额26.58亿美元,对全省出口增长贡献率为37.8%。农产品出口27.36亿美元,增长13.69%,成品油出口26.18亿美元,增长16.80%。
在出口方向上,我省5个主要出口市场中,对韩国、日本出口分别增长33.88%和21.59%,对东盟、欧盟和美国出口分别增长16.26%、17.61%和14.95%。其他对印度、非洲、拉美、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出口也有较快增长。
盘点前10个月,可以说我省出口目标总体完成情况较好,但由于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影响还在进一步向实体经济扩大,所以后两个月和来年出口面临的压力很大,形势不容乐观。
我们应该清醒看到,2009年外贸出口难度必将进一步加大,省委、省政府决心出重拳加以应对,尽一切力量确保出口稳定增长。省里将进一步出台重点支持出口的政策措施,增加扶持资金,加大以奖代补力度。对企业在出口信用保险上进行保费支持,对出口企业进行保费补贴,增强企业在外贸出口中的抗风险能力。加大对出口企业奖励力度,实行以奖代补,增强企业出口积极性。
重点商品对保证我省出口稳定增长意义重大,必须抓好。一是机电产品出口,重点抓好15家出口超亿美元的大户、20家出口超5000万美元的骨干企业和100家重点联系企业及成长型民营企业,培育新的出口增长点,确保机电产品出口稳定增长。二是钢材出口,钢材是我省出口额最大的单项产品,出口额占全省的15%,是近年我省出口增长的重要拉动力,要抓好鞍钢、本钢、北钢等主要钢铁出口企业出口。三是纺织、农产品出口,纺织、服装、农产品出口额占全省的近20%,且受汇率等因素影响较大,要有针对性地加大支持力度,在出口形势趋紧的情况下,保持一定的市场占有率。
对加工贸易出口工作也不能放松,要积极适应新政策带来的变化,拓展加工贸易新思路,重点鼓励企业开展现代加工贸易,拉长产业链和产品链,努力培育加工贸易产业集群。帮助重点龙头加工贸易企业提高国内配套能力。对为整机项目配套、拉长产业链、落地生根的企业给予适当的政策支持。
还要大力拓展出口新市场,要加大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力度,继续巩固欧洲和亚洲这两个我省出口的重点市场,加大对开拓非传统市场扶持力度,扩大对中东、非洲、大洋洲等地区的出口比重。
“在完成今年目标的基础上,明年出口争取再增长20%。 ”这是我省外经贸战线顶住“寒流”制定的下一年工作目标。实现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需要这样的无畏和雄心。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