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节能降耗新理念 政府补贴高效节能灯走进百姓家 |
2009-04-30 |
|
文/记者 郭 平 摄/记者 宋 澍
随手关灯、关水龙头一直在老百姓居家节能降耗行动中占着统治地位,以传统眼光看家庭节能似乎走到了极限。
然而,随着科学技术不断进步,这一传统思维正在被打破,各种各样新型高效节能产品的相继问世,正在为普通百姓参与节能降耗拓展了更广阔空间。
由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发起的财政补贴高效照明产品推广工程实际上打开了一扇节能降耗新理念的大门,引领人们重新审视我们的家居生活,继续创新节能方式和思维。
从今年5月起,有关部门在沈阳、鞍山、抚顺、阜新、锦州、朝阳等几个城市推广50万只财政补贴节能灯,受到群众热烈欢迎,节能新品为普通百姓接受后所产生的效果令人深受鼓舞。
目前,我省正在积极向国家争取追加财政补贴节能灯推广数量,相关部门也在不断改进推广方式,政府补贴高效节能灯将会越来越顺畅地走进我省居民日常生活中。
 社区干部讲解节能灯的益处
居民排队领取节能灯
真 亮
白炽灯换成了节能灯
今年70岁的甘有义老人乐呵呵地将记者让进屋,听说采访节能灯的事,他连忙把记者带到厨房兼饭厅,指着屋顶棚上崭新的节能灯说:“这就是,真是太好了。 ”
一旁的老伴肖淑艳张罗着打开了电源,小饭厅里立刻亮堂起来。老人说:“瞧,多亮,要是用白炽灯,60瓦也达不到这个效果,这个灯才13瓦,真省电。”甘有义老人是丹东市首批财政补贴高效照明产品推广工程受益者之一。
财政补贴推广高效照明产品是国家的一项打开内需消费工程。
在人们的印象中,节能电器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一直为发达国家垄断,价格较高,不是中低收入家庭的日常消费品。不过近年来,在节能高效照明产品生产领域,我国已经取得突破性进展,彻底转变了发达国家垄断市场的局面。
据介绍,我国节能灯产量从1997年的2亿只飙升至2006年的近24亿只,产量与出口量均已位居世界第一,全世界的节能灯85%以上产自中国。其发展不仅仅局限于数量,我国生产的节能灯具质量也同步提升,像此次财政补贴绿照工程中标企业 “浙江阳光”,目前是国内照明行业龙头,也是世界最大的节能灯生产基地。该企业建有国内电光源行业唯一的国家级技术开发中心,其产品先后取得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00余项认证。其紧凑型节能灯系列、照明灯具系列产品连续7年获得国家免检资格。
与我国节能灯产业发展形势反差强烈的是节能灯消费使用的严重不足。以2006年为例,当年我国生产的节能灯出口量超过16亿只,同期国内的节能灯使用比例却不足20%,农村地区至今仍是难以见到节能灯的身影。
节能灯的使用不仅仅是普通产品的消费问题,在我国能源紧张的形势下,直接关系到国家节能降耗的大局。据专家测算,如果以功率为11W的高品质节能灯代替60W白炽灯,不仅减少耗电80%,亮度还能提高20%-30%。以每天使用4小时、推广使用12亿只计算,一年可节电858.48亿度,我国的三峡电站年发电量也只有850亿度左右。
12亿只白炽灯“下岗”看似挺难,事实上我国目前高能耗白炽灯年消费量仍高达30亿只,这里面有一笔重大的能源和资源账可算。此外,使用节能灯不仅能减少电力负荷,还有巨大的环保效益。每节约1亿度电就意味着节约4.04万吨标准煤,减少排放二氧化碳10.64万吨、二氧化硫0.09万吨。
有关部门在研究制约我国节能灯使用率低的原因时发现,观念还在其次,更主要的原因是节能灯相对于白炽灯的价格有一个较大的落差。
甘有义领记者进入卧室,指着屋内的节能灯说:“我们早就知道这种灯省电,政府不给补贴时,我们就买了一只。”老人告诉记者,他所在的社区,居民收入大多处于中下水平,社区的老人在一块儿聊天时也都说节能灯省电。但是市场上一只节能灯少说得七八块,好一些的十多元。大院里好多人是确实舍不得花那个钱。
甘有义老人说:“老百姓买节能灯,政府给补贴,这件事做得太好了。 ”
1 2 3 4 5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