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中图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国图鉴社)官方网站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地区消息 > 辽宁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胡锦涛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 数学课堂见证教育巨变
2009-04-30
  30年前老师提问:8只“四害” 3只“四害”等于几 30年后老师提问:8只麻雀 3只老鹰等于几

  一堂普通的小学一年级数学课,三个不同时期,相差甚远。11月5日,在沈河区文化路小学纪念建校50周年庆典活动上,该校教师创作并表演的校园小品《一堂数学课》,生动再现了改革开放30年间,文化路小学课堂发生的巨大变迁:教师从以前的死教书、教死书,转变为如今鲜活多样的教学风格,学生则由被填鸭式灌输对象成为课堂上的主人。   时间 上世纪70年代   课堂常以除四害、粪票、交蓖麻举例。   课是这样开始的:   一名穿着绿军装,戴着大框眼镜的女教师走进教室,高喊:“我们要斗私批修!”学生跟着喊:“斗私批修!”   这堂数学课讲加法。“你们知道什么是加法吗?”教师问道。学生无人响应。“我们来举个例子。昨天同学们去灭‘四害’。卫东,你打死几只苍蝇?”卫东答:“ 8只。”“文革,你打死几只?”文革答:“3只。”“加一起是多少只?”同学们的答案各不相同,最后总算有人答对了。   老师让学生再举几个例子。学生答:“上次老师让交6只耗子尾巴,我自己捉了4只,又从卫东那拿了2只,加起来一共6只。”“我妈妈先生了7个女孩,我爸就想要儿子,我妈终于又生了1个男孩,7加1等于8,我是我家老疙瘩。”几名同学依次发言,有的还举了捡粪、交蓖麻的例子。   课堂最后,学生随着老师喊:“俩数加一起,就是加法。”   点评:   (点评人:沈河区文化路小学王丽校长)   上世纪70年代人们的信息是闭塞的,学生的思想是被禁锢的,数学课上除“四害”、种蓖麻、数粪票、重男轻女等学习背景都表现出那个年代的特征。教师的教学是教条式的,灌输式的。   时间 上世纪80年代   粗糙教具“帮倒忙”   课是这样开始的:   老师走进课堂,意味深长地对学生说:“同学们,祖国的未来寄托在你们身上,你们要勤奋刻苦,努力学习,一定要考上重点中学,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   这堂课,学习内容仍是10以内加减法。老师在黑板上写8 3=?,看到学生无人回答,老师开始举例子,并用上了简单的教具,先在黑板上贴了8只鸭子,又贴了3只鸭子,但由于教具质量不好,转身时掉了一只。“请同学们注意看,一共有几只啊?”“10只。”一名学生回答。“怎么是10只呢?再好好数数。”老师边说边敲了敲黑板,这时又有一只鸭子掉了。“9只。”一名学生响亮地说。   “这些孩子,太马虎了!和老师一起数。”这时,老师才发现教具掉了,马上捡起来,并吃力地用左右手各扶住一只。这时学生才说出正确答案。   “3 8=?”一名男生回答不知道。老师很生气:“3 8、8 3都等于11。”接着命令道:“罚你把这道题写11遍!”   点评:   (点评人:王丽校长)   上世纪80年代的数学课,已经有了教学辅助手段的使用,课堂上有了一丝活跃,教师很认真,但仍是高高在上的,教法仍是命令式的。学生的学习是仰视的,是被动、接受式的,有知识的渴求却无学习幸福的体验。   时间 2008年11月5日   学生频频向老师发问   课是这样开始的:   老师:“Hello,boys and girls.”学生:“Hello,Miss Wang.”   老师在黑板上写“7 2=”,还没等写完,学生们已齐答“等于9。”老师笑着说:“看来大家都会啊!”“幼儿园时就会了。”“别说10以内了,100以内我全会。”学生们七嘴八舌。   老师接着讲第二题。大屏幕上呈现出Flash:树上落了8只小麻雀,这时又飞来3只老鹰。老师问这时树上一共有几只鸟?   同学们都不回答,先是热烈地讨论,之后将一个个问题抛向老师。“老师,老鹰饿不?”“老师,我想问,老鹰飞得快,还是麻雀飞得快?”“老师,麻雀心理素质好不?”在老师一一解答了学生疑问后,学生们开始答题了。   “老师我来告诉你,如果老鹰非常饿,它就会吃小麻雀,这样,老鹰吃掉3只小麻雀,还剩5只麻雀,加上3只老鹰,树上就有8只鸟。如果麻雀看到老鹰飞来都吓跑了,就只剩下3只老鹰了。”一名同学答道。“不对,老鹰得去追麻雀,树上一只鸟也没有了。”另一名同学纠正。   老师对学生们的课堂表现给予充分肯定,并给回答问题的同学贴上了笑脸,作为鼓励。   点评:   (点评人:王丽校长)   如今的课堂教学呈现出开放、平等、自由、鲜活的教学氛围,多媒体广泛应用在教学上。课堂上,教师的教学方法转变为与学生们平等对话。孩子们思维活跃,个性张扬,他们体验着一种快乐的学习生活,成为课堂上真正的主人。   本报记者 李明欣   实习生 张强   摄影 王晓辉
     相关链接
    · 和珍稀植物亲密接触 沈阳植物标本公园免费
    · 沈阳市招募清洁环境服务志愿者
    · “十二五”沈阳将开建三条地铁线路
    · 浑南新区:立体化整治环境
    · 9日,沈阳全民卫生清洁日
    · 沈北新区:全面提升环境质量
    · 沈阳上半年慈善筹款850余万元
    · 感受沈阳地铁 地下17米列车疾驰如风
    · 盛世盛宴——中国沈阳首届动漫电玩节探秘
    · 全沈阳市中小学校舍将逐栋“体检”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65号4楼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 京ICP备0911063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