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中图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国图鉴社)官方网站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地区消息 > 辽宁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胡锦涛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辽宁第一个在《百家讲坛》中主讲15集节目的学者
2009-04-30
  《百家讲坛》新讲师喻大华接受本报独家专访——   偏科的他高考数学仅9分   他是辽宁第一个在《百家讲坛》中主讲15集节目的学者 11月26日9时,大连,辽宁师范大学。   阳光穿过梧桐树叶,落在宁静的校园。第一次见到喻大华老师就在校园中的教学楼里,电梯门开,一个穿着简朴的人走了出来,一眼就会让人认出是《百家讲坛》中那个说着一口东北话的教授。   我是《百家讲坛》的一个新人   日前,随着《百家讲坛》播出喻大华所讲的《道光与鸦片战争》,喻大华除了有学生支持者之外,又多了许多铁杆粉丝。他们在网络上自称为“喻香肉丝”或“喻林军”,到处皆是赞誉之词。还有网友专门搜集了他的语录,更有人把他的幽默与郭德纲相比。但对于这些溢美之词,喻大华却特别谨慎,他说:“以《百家讲坛》来说,我还是个新人,对这些我不想说什么。”   试讲15分钟赢得掌声   每年《百家讲坛》节目组都会到各大高校挑选主讲人,去年11月份中旬他们来到了辽师。当时主要从中文和历史两个系选教授,“我报名了。”对于那次应选,喻大华记忆犹新,事后他说,当时机会已经埋下,自己做的只是向前迈出了一步。也正是这一步,让更多人熟知了他。   应选试讲中,每个人都有15分钟的时间,对于已经有20年讲课经验的喻大华来说,这15分钟既普通又与众不同,他用“还好”来形容当时的情景。记者也从当时的听众中了解了一二。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研究生宋丽丽那时正坐在台下,“喻老师是历史系的,以前我没听过他讲课,他的语言很丰富,把历史讲得特生动,像我这样一开始对历史兴趣不大的人也被吸引了,大家都为他鼓掌。”精彩的试讲让喻大华成功地走上了《百家讲坛》的讲台,并开始了连续5个月的录制工作,“约定让我讲15集,每次录制都在北京,5个月时间里,每个月都要去一次,一般是每次3集,多时一次录了6集,少则1集。”   面对灯光机器也紧张   在目前播出的前几集讲座中,喻大华一直穿着一件黑色的夹克外套,有不明白的网友就替他喊累,“是不是都在一天录的,多累啊!”也有人出主意说,“下次穿西服吧。”喻大华说,那不是自己特别要求穿的衣服,“那是人家电视台定的,有规定一个系列的节目要穿一套衣服。”   从坐满学生的课堂中走到全国观众面前,喻大华说其间有很大的不同,“在课堂上我面对的是学生,而在录制中,看到更多的是灯光和机器。”他记得当时至少有三台机器从不同角度来拍自己,他笑着说:“在那种情况下,有80%的水平能发挥到60%就不错喽。”   第一次录制是在今年的1月21日下午,除了观众,制片人也坐在台下听课,“紧张是必然的,但不能露出来。”   ■“侍卫的职责是保护太子,顺便把他哄乐了,顺便把他的爷爷也哄乐了就更好了。”   ■“旻宁与大臣拉拉扯扯一番以后,半推半就地坐到了龙椅上。”   ■“皇帝是董事长,丞相是总经理。董事长对总经理不放心,还总闹矛盾。明朝废了丞相,改董事长兼总经理。”   喻大华语录   关于沈阳   那是我21岁前去过的最大城市,沈阳有文化底蕴,有大城市的气派。我和妻子结婚登记还是在沈阳,我差一点来沈阳工作。   关于幽默   不是学来的,幽默是人的基本素质,但幽默不好就浅薄。   关于口音   我这肯定是辽阳口音打底,后来先后在山东、天津、大连呆过,我一直这样说,我也不认为我的口音好听,要不拿外语讲?   关于《百家讲坛》   《百家讲坛》是个开放的平台,它对文化普及的贡献应该记到文化史中,它使得很多大师从象牙塔中走出,面对普通大众,这也是我上《百家讲坛》的一个原因。   喻大华简介   1963年2月生,辽宁辽阳人。先后毕业于辽宁师范大学、山东大学、南开大学,获历史学学士、硕士、博士学位。现任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现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节目正在播放喻大华教授所讲的系列节目《道光与鸦片战争》,他也是目前辽宁地区惟一在《百家讲坛》中主讲15集节目的学者。   高考数学得了9分   学历史,讲历史,但喻大华却直言,选择历史作为自己的终身专业是要下定决心的。“不过还好的是,我并没需要自己来下决心,父母帮我选了这个专业。”   喻大华的父母都是中学教师,少年时期的他因为父母的关系读了很多书,“我挺偏得的,我爸爸是中学的语文教员,经常能借来很多书回家,一般他们拿回什么我就看什么。”似懂非懂中,喻大华接触到了历史文化,并产生兴趣,17岁时,父亲做主为他报考了历史系,“当时也没主意,让报就报了。”   和现在很多年轻人一样,喻大华那时也偏科,高考的数学成绩只有9分,他开玩笑说:“很多年后我做噩梦,说要考数学,立刻惊醒。”当时,班上不少同学报考了外语系,“因为外语不用考数学,我就没合计这事。”   第一次教课学生想撵他   尽管数学成绩低,喻大华还是凭借其他科目的优异成绩考入了现在的辽宁师范大学,当时名称是辽宁师范学院。已经在这所院校工作超过二十个年头的他,现在依然记得最初来到学校时的样子,“那时没有围墙,校园里长满野草,还有地瓜地,和现在比条件差了很多。”喻大华也依然记得当时的老师对自己的鼓励和指导,他感慨地说:“有困惑的时候,老师帮你一下,鼓励你一句,就能走下去,受益一辈子。”   随后,他又考取了山东大学研究生,他也是那一年学校惟一考取外校的研究生,因此,在他读研要结束时,母校的老师都鼓励他回来教书。再次回到学校,喻大华成了一名助教,“大学生上课的自由度相对较大,老师要想让学生不逃课得凭本事。”1987年,他第一次给学生上课,还差点儿被学生撵出教室。“那一届学生只比我稍小一些,我一进教室,他们就开始跺脚起哄。”但上了十分钟,起哄的学生就安静了,现在想起还很有成就感,“应该说我写完标题,他们就静下来了,因为我的字写得很好。”多年后,有学生告诉他,“说当时是想撵我的,但看我讲得很好就作罢了。”   讲着历史挑战观众的遥控器   在《百家讲坛》上,喻大华讲的是中国近代史。之所以选择这段历史,“因为它离我们相对很近,很多主题对今天的中国依然有影响,能够引起今人的共鸣。但它又不太近,很多事情今天的人们并不了解。”他将这段历史看做是继春秋战国后的社会重大变革期,“可歌可泣的人太多,引人深思的事太多,像洋务运动提出自强求富,我们现在也在提。”   在讲述中,喻大华坚持深入浅出,“不要以为我们说的是汉语,所有学生就都能听得懂,很多东西需要悟。”同时,他强调还要诙谐幽默,“幽默是人的基本素质,学生反映上喻大华的课不累,能把学生拢住。”这些也是他挑战观众手中遥控器的法宝,所以他给自己定的尺度就是尽量放开。也有人认为他的东北口音偏重,“有一股很浓的大■子味。”对于这种质疑,喻大华表示理解,“但我一直这样说的。”   本报记者 王 芳 摄 影 孙 海
     相关链接
    · 和珍稀植物亲密接触 沈阳植物标本公园免费
    · 沈阳市招募清洁环境服务志愿者
    · “十二五”沈阳将开建三条地铁线路
    · 浑南新区:立体化整治环境
    · 9日,沈阳全民卫生清洁日
    · 沈北新区:全面提升环境质量
    · 沈阳上半年慈善筹款850余万元
    · 感受沈阳地铁 地下17米列车疾驰如风
    · 盛世盛宴——中国沈阳首届动漫电玩节探秘
    · 全沈阳市中小学校舍将逐栋“体检”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65号4楼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 京ICP备0911063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