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中图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国图鉴社)官方网站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地区消息 > 贵州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胡锦涛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贵州日报评论员:倾全力抓好重大民生工程
2009-04-30
  阳光普照黔中大地。农村危房改造工程在我省全面启动,党中央、国务院的关怀像春风吹拂人心,广大干部群众感到切切实实的温暖。   农村危房改造,是胡锦涛总书记、吴邦国委员长、温家宝总理直接关怀的重大民生工程。中央领导对我省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十分重视和关心,多次作出批示。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贵州各族群众的深情厚谊、对贵州各族群众的亲切关怀和对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支持。我们必须紧紧抓住机遇,切实把这份关心和温暖落到实处。   “欠发达、欠开发”是贵州的基本省情,贵州贫困的根子在于农村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相对落后的状况还没有根本转变。贵州是全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最大的省份,部分农村群众的住房不仅简陋,而且抗灾能力不强。去年年初,一场罕见的雪凝灾害袭来,一大批农村危房受灾。今年3月22日的威宁自治县地震,震级4.7,形成2800多间危房。脆弱的土坯房让我们痛切地感到,加快农村危房改造迫在眉睫,刻不容缓。据2008年初调查统计,全省共有农村危房192.48万户,占全省农户总数的23.16%。农村危房户大多分布在经济社会发展滞后地区,除居住条件差外,基础设施也极不配套,农村群众行路难、用电难、饮水难、就医难,生活质量长期得不到改善,严重制约经济发展。   对一般农村居民来说,住房是最重要的财产,是除了土地之外的另一个“命根子”。安居才能乐业。党的十七大将“住有所居”列为改善民生的重要目标。加快农村危房改造,是解决居者有其屋的大任务,是温暖人心的“雪中炭”,是抚慰期盼的“及时雨”。   在贵州的发展史上,有这样一个现象:即国家对贵州重视程度,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贵州的发展。明代朱元璋屯兵贵州,开通驿道;20世纪60年代的“三线”建设,大批人才、投资流向贵州;西部大开发,贵州作为重点省份,在全国的战略地位引人注目。2008年,我省在全国率先实施完成了万户农村危房改造试点任务。今年2月,全面启动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工程。这项前无古人的事业,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通过整合资源,不仅可以直接改善农村危房户的居住条件,还可以使村容变得整洁,环境变得秀美;乡风更加文明,管理更加民主;加快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推动新农村建设。同时有效拉动农村消费需求,带动建材、建筑、家电等产业的发展,缩小城乡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差距,是“扩内需保增长”的阿基米德支点,可以有效撬动农村经济。   农村危房改造工程惠及千家万户,功在当代,利及子孙。为民谋福祉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重大民生工程需举全省之力。要树立科学发展观,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坚持好字优先,能快则快。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抢时间、赶进度,早一点让农民住进新房子;要统筹兼顾,先急后缓,先易后难。首先解决最危险、最困难群众的住房问题,统筹推进道路、饮水、通电等基础设施建设;要广泛发动社会力量,鼓励支持党政机关、人民团体、社会各界捐款捐物、对口帮扶,投身农村危房改造工程。让农村贫困群众分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相关链接
    ·175个职位 11700人报考
    ·各校分数线 不事先划定
    ·部分方向车票紧俏学生票可随到随买
    ·30名农民工子女 免费学艺术
    ·后天贵阳举办首期“教子沙龙”
    ·中职招生宣传活动7月11日举行
    ·贵州大学举行本专科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
    ·老师和孩子今年再报名
    ·省招考中心承诺:阳光招生公平招生廉洁招生
    ·千余就业岗位送进大学校园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65号4楼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 京ICP备0911063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