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中图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国图鉴社)官方网站

印象中国 中国特色 中国亲民 国家礼仪 全民学习 国家记忆 图文聚焦 行业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图鉴国情 亲民工程 国礼系列 图解国学 图鉴国史 博览古今 地区消息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情集萃 亲民项目 国礼品鉴 国学精华 国史系列 中图推荐 国际博览 关于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地区消息 > 广东 >
   中图推荐
亲稳发掘汇报
亲稳发掘汇报软件,采用最先进的网络搜索
·入编邀请
·政治人物:胡锦涛
·政治人物:吴邦国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正清日”羊城110万人拜山 人数较去年同期增加8.7万
2012-05-08

“正清日”羊城110万人拜山 人数较去年同期增加8.7万

  广州市银河公墓,一名前来祭扫者仔细擦拭先人的墓碑。 苏俊杰、黄澄锋、邵权达 摄

  昨天是“正清”,积蓄了两天的扫墓人流高峰在昨天完全释放,一天下来各大墓园被挤爆,全市拜祭人数达到110万人。

  由于昨天是“正清”日,与前两天相比,全市各祭扫场所祭扫人数剧增,市清明指挥部数据显示,全市各祭扫场所共接待祭扫群众1103148人次,车辆97340台次。昨天的祭扫人数比去年“正清”日增加了87651人次,群众文明和谐的祭扫氛围浓厚。

  昨日祭扫高峰来得早

  昨天的祭扫活动呈现几个特点:一是祭扫高峰来得更早,从早上7时30分开始,各祭扫场所人数已基本爆满;二是祭扫人数持续增长,下午2时出现祭扫人流和车流的高峰;三是由于前期宣传引导比较到位,市民群众自觉乘坐地铁、公交车前往祭扫的比往年大幅度增多。

  “早上7时我们工作人员全部到位,但没想到6时不到就已经有群众进入墓园准备拜祭,车辆也非常多。”银河公墓管理处主任侯雪军说,仅昨天上午银河公墓就实施了四次限制车辆进园措施,上午7时18分就实施了第一次限制车辆进园。

  “今年广州市火葬场漂亮了好多。”这是不少祭扫群众的切身感受。清明前,广州市火葬场对老化道路及场地进行平整,修复栏杆,加盖围墙,美化了环境。

  市银河公墓管理处则根据群众需要设立了“爱心墙”、烈士文化长廊,免费提供“爱心卡”、信笺卡、黄丝带等便民服务举措,积极引导市民群众文明祭扫。

  “正清”后祭扫人流仍不少

  据统计,4月2、3、4日三天全市祭扫总人数共1299270人次,车辆共118865台次;与去年同期相比,祭扫人数增加近3.5万人次,车辆增加5857辆。

  受传统习俗影响,许多市民会选择“正清”后到各大祭扫场所进行祭扫。预计4月7、8、14、15日前往各祭扫场所的祭扫市民群众仍会持续增多,各祭扫场所的安全保障、接待服务、交通疏导等工作压力仍会较大。

  执法人员打击“山狗”

  白云山思园是广州市骨灰植树场所,随着前往白云山思园祭扫先人的市民群众逐年增多,在思园周围出现了一些社会闲散人员,他们以帮祭扫群众清理杂草为名索要钱财。这些人俗称“山狗”,他们不仅给祭扫群众带来了很大的困扰,也严重影响了祭扫秩序。

  清明期间,广州市殡葬监察大队联合白云山公安分局、白云山管理局进行执法,依法对“山狗”扰乱祭扫现场秩序的不良行为进行查处,通过没收工具、警告、教育等方式,有效遏制了不良行为,维护了群众的合法权益。

  广东清明出行人数超2000万

  昨日是“正清日”,不仅祭奠场所人流涌动,各大高速也是车流滚滚。据统计,4月2日至4日清明节假期,广东省出行群众超过2000万,其中广州市出行人数约300万,再创新高。

  省交管局表示,虽然出行人数增长,但清明假期期间,全省交通秩序顺畅,各地没有发生3人以上特大道路交通事故和长时间、大范围的交通拥堵。

  广铁日均客流91万超过春运

  清明假期期间,广铁集团迎来客流高峰,首日客流便突破百万,截至4日共发送旅客360多万,日均发送旅客数量超过春运期间平均水平,创下历史以来发送旅客最高数量纪录。

  1日至4日,广铁集团共发送旅客365万人次,日均发送旅客超过91万人次,同比增长超过11%,创该集团历史以来清明小长假旅客运输最高纪录。从日均发送旅客数量看,2012年春运广铁集团40天里共发送旅客3050万人次,日均不到80万人次,清明假期的日均发送旅客数量超过了春运期间的日均发送旅客数量,与春运高峰时期日均发送旅客数量基本持平。

(编辑:郑彦丹)

 相关链接
·东源县2012年公开选拔科级领导干部公告
·东莞石碣查获800多支假冒伪劣红酒
·农户对驻村干部 满意率超97%
·农户对驻村干部 满意率超97%
·台湾被通缉“黑老大”珠海晨运时落网
·广药红罐王老吉凉茶亮相 外观与加多宝接近
·广州在校教师兼职成“公开秘密”
·珠三角PM2.5发布 增至62个站点
·粤高考体艺生不可兼报同批普通志愿
·职业乞丐盘踞机场月入过万 救助人员呼吁设禁讨区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65号4楼
技术支持: 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研院现代信息技术研究所  京ICP备09110630-3号  京公海网安备110108000956号
中国特色推进联盟旗下网站:中国图鉴 中国年鉴 中国国情 中国特色 亲稳舆论 中华职工学习网 全国创争总网 国礼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