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银改革开放30年]疾病预防控制体系不断健全 |
2009-04-30 |
|
改革开放以来,我市卫生防疫工作已由开展简单的疫病防治发展成传染病信息直报网络健全,疫病监测系统和手段日趋完备、疫病预防控制能力大幅提升的三级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正如全省先进工作者、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张入学所说,改革开放为卫生防疫工作注入了新鲜活力,也为专业医务人员搭建起施展才华的舞台。
提起改革开放30年来,疾病预防控制体系不断健全的历程,张入学感慨地说,上世纪80年代,市卫生防疫站还没有单独的办公用地,当时卫生防疫、妇幼保健、卫生监督三家单位在一起办公,而且三家单位要共用一间实验室,更不用说是检验检测设备了。在当时,如果碰到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医护人员只能用经验判断定类,要做详细的分类定级实验,必须送往省上相关单位检测。可以说,当时的工作环境局限性很大,检验检测设备短缺给卫生防疫工作环境来了很多不便,一些专业学习公共卫生的医护人员施展才华的空间受到一定限制。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1995年,市卫生防疫站部门与妇幼保健站部门分离,我们有了自己的办公用地,有了独立的实验室、冷链室,工作环境有了很大改善。
谈起今天的市疾控中心,张入学兴奋起来,自2002年成立市疾控中心以来,我们逐渐建立起了全省一流的基础设施,中心实验楼内实验室环境积达到2800平方米。依托中央财政转移支付项目支持,市疾控中心配置了实验室检测检验设备。另外,德国政府优惠贷款项目用于购置公共卫生检测检验设备,目前各类仪器设备陆续到位,将极大地提高我市处理暴发疫情和突发公共性卫生事件的能力和水平。值得一提的是,2007年底,全市68家乡镇卫生院全部实现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全市实现网络直报的医疗卫生单位共计102家,形成了纵横贯通的信息报告网络。全市传染病从诊断到报告间隔时间由原来的10天至21天,缩短为平均0.67天;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均在2小时内通过网络上报到市疾控中心,提高了快速检测处置的能力。今年,我市又率先建立了传染病疫情网络视频对讲系统,实现了传染病疫情直报的环境对面工作机制。(兰俊君)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