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定西洋芋产业”成脱贫致富样板 |
2009-04-30 |
|
改革开放30年我国18个典型地区专题调研报告出炉 我省定西市列西部地区调研对象之一
兰州晨报讯(首席记者梁峡林)由中央政策研究室、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撰写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指引下开拓成功发展之路(高举旗帜科学发展———改革开放30年系列调研报告)》10月7日正式“出炉”,报告对改革开放30年以来全国范围内出现的18个典型地区进行了专题调研,这18个地区发展的成功实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生动缩影和具体体现。其中,我省的“定西发展洋芋产业模式”也成为西部地区乃至全国脱贫致富的典型样板。
据省委宣传部有关人士介绍,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各地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各自的实际出发,大胆探索勇于创新,推动了当地经济实力、人民生活、城乡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在我国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深入分析全国一些地方的成功发展之路,系统总结他们的实践经验,对于深刻认识当代中国的发展规律,把党的十七大确定的目标任务落到实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经过认真综合比较,中央调研组最后选择了18个地方。东部地区10个:上海市浦东新区、江苏省昆山市、江苏省江阴市、浙江省义乌市、浙江省温州市、福建省泉州市、山东省威海市、山东省寿光市、广东省深圳市、广东省东莞市;中部地区3个:安徽省芜湖市、江西省吉安市、湖南省长沙县;西部地区3个:甘肃省定西市、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云南省丽江市;东北地区2个:辽宁省沈阳市铁西区、黑龙江省绥芬河市。这18个地方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发展成就都很突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生动缩影和具体体现。调研工作从2007年12月中旬开始,历时88天,在深入调研、获得大量第一手材料的基础上,经过多次讨论、修改后形成了调研报告。
调研情况表明,这18个地方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注重把中央的方针政策同本地实际紧密结合起来,紧紧抓住发展机遇,勇于开拓创新,不仅取得了骄人的发展成就,而且走出了各具特色的发展之路。其中,作为东部地区代表的上海市浦东新区用国际化思路探索城市发展新模式,高标准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成为带动上海和长江三角洲地区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增长极;中部地区代表安徽省芜湖市坚持把自主创新作为核心竞争力的根本,形成了以汽车制造为代表的三大产业集群,探索出中西部地区发挥后发优势的成功道路;西部地区代表我省定西市弘扬“三苦”的精神,把小土豆做成大产业,形成种草养畜—发展沼气—沼渣肥田—增粮增收—改善生态的循环经济模式,初步走出一条自然条件恶劣地区脱贫致富的成功路子;东北地区代表辽宁省沈阳市铁西区大胆进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国有企业制度创新,加快技术进步和经济结构调整步伐,使老装备制造业基地焕发勃勃生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