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学前失眠 有些孩子得了“开学综合征” |
1970-01-01 |
|
再过几天,就是中小学开学的日子。可记者最近不断接到家长反映称,开学在即,不少孩子却频频出现失眠、烦躁,甚至厌学等不良情绪,令他们颇感担心。昨日,有关专家指出,这些都是“开学综合征”惹祸,若症状较严重者应尽早治疗,以适应未来紧张的学习生活。
“开学综合症”惹祸
家在西林路的刘女士的孩子几乎整个暑假都是“晚睡晚起”。他每天除了看电视就是上网玩游戏,经常持续至深夜,大人反复催促他上床后,还要偷偷玩掌机游戏。
前些天,为让孩子恢复状态,家里开始严格调整孩子的作息时间:晚上9点上床,早晨6点起床。可每到晚上,孩子就睡不着,甚至失眠;白天则哈欠不断,无精打采。在房产中介工作的邓女士也面临同样的困扰,她的孩子暑假期间过于“放松”,结果把暑假作业耽搁了。现在临近开学,孩子心急火燎地“恶补”,脾气突然变得非常暴躁,动辄发火,还表现出厌学情绪。
昨日,记者就此咨询了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的专家高思刚,他指出,学生在临近新学期一般有两种心理,一是对新同学、新老师的期待和兴奋的积极心态;另一种是畏缩、缺乏安全感的消极心态。
高思刚说,中小学生在假期一般比较放松,而开学后将进入正常的作息时间等,性格开朗的孩子能较快适应;而内向的小孩则易出现焦躁不安、恐惧等消极心理。专家指出,如果孩子长时间无法适应或调整状态,那就说明出现了“开学综合征”。
调整作息勿操之过急
高思刚提醒,广大家长应督促孩子做一些准备,逐步引导他们把精力转移到学习方面,比如带孩子到文具店购买一些学习用品,参观新学校等。
他指出,家长应密切注意孩子的心理变化,与孩子多交流和沟通,通过谈话方式等消除孩子的消极心理。对于孩子作息时间的调整,切勿操之过急,例如:可以“晚上早睡一小时,早晨早起一小时”等方法,循序渐进,慢慢改变孩子晚睡晚起的习惯。一旦发现孩子出现较重的“开学综合征”,应尽早找心理专家治疗。
>>>名词解释
开学综合征一般出现在假期后开学初,中小学生表现出的一种明显的不适应新学期学习生活的相关病态表现。“开学综合症”有多种表现形式,生理上大多表现为:失眠、嗜睡及一些查无原因的头晕、恶心、腹痛、小便失禁、疲倦、食欲不振等;心理上则多表现为:记忆力减退、理解力下降、厌学、焦虑、上课走神、情绪不稳定等。(记者 邱宝晖 实习生 程午鹏)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