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年古大厝屡遭窃 13村民连夜设伏逮小偷(图) |
1970-01-01 |
|
百年古厝风韵犹存
截下被小偷撬下的石雕
长案桌的桌面已被偷走
□早报记者 黄墩良 实习生 刘东航 文/图
8月30日晚上,永春岵山一幢百年古厝遭盗,被主人察觉后,13名村民设伏一个晚上,至昨日凌晨4时,将折回现场搬赃物的两小偷逮住。
村民报警后,民警半个小时后赶到现场。派出所距离案发现场400米左右。
现场:古大厝几番遭盗
遭盗的古厝位于省道305线永春岵山和林村路段下方,位置非常显眼。
在主人陈添财的带路下,记者看到古厝年久失修,已有破败。古厝大门处,石雕被撬走后,内墙上的泥土露了出来。“这些石雕很容易就被撬下来。”不仅石雕被撬走,那些精美的木雕窗户也早已不知所终,不得已,陈家人在原来窗户的位置钉上几条木板。
“经常有人来偷,大门的锁都被撬掉了好几把。”在古厝内,雕花窗户几乎都已经被人偷走,而房梁下的几块精美的“白鹤”、“老虎”木雕,也被“梁上君子”爬上梯子撬走了。一周前,一块“长案桌”的桌面也被撬走。
星夜:村民智擒小偷
“我看到两个年轻人,鬼鬼祟祟的,可能是来偷我们古厝的石雕的。”8月30日晚上7时许,妻子告诉陈添财。晚8时多,陈添财打着手电筒到古厝看一下,发现古厝大门处几处精美的石雕已经被撬下,藏在一旁的草丛中。
“晚上他们肯定来搬走赃物。”陈添财不动声色,决定来个“瓮中捉鳖”。晚10时许,陈添财一一打电话给二弟陈添进、三弟陈添裕和堂哥陈礼浪。听到有人要来偷祖宗留下的石雕,他们个个义愤填膺,决定跟陈添财一起将小偷人赃俱获。
分工开始。陈添财和两个弟弟、堂哥组织了13个亲人,持着木棍把守在三个路口。陈添财则站在自家新厝楼顶,“晚上路灯很亮,在上面可以看得很远很清楚。”堂哥陈礼浪则带着几个人留在古厝不远处路旁的树丛里。剩下的人则守在古厝前面小路的尽头,万事俱备,只待小偷。
在蚊虫和困倦的不断侵袭之下,陈家13个亲人一直坚持到凌晨4时。
“来了!”陈礼浪透过路灯,看到两个年轻人从公路上下来,向古厝走来,其中一人身穿白衣,另一个穿着黑衣。陈礼浪马上叫儿子用手机联系其他亲人,做好围堵准备。
不一会儿,这两个男子果然抬着从古厝撬下的石雕走到公路边放下,又转身往古厝走去。
“抓贼啊!”正当两个小偷忙得不亦乐乎时,陈家13个亲人一起冲了出来。小偷没想到有人埋伏,分头逃窜,黑衣青年扎进公路边的小树丛中蹲了下来,然而,他的一举一动早被察觉,陈添财他们追了上来,“别打我。”黑衣青年暴露在白晃晃的手电筒下,很快被揪了出来。“你们敢抓我,等我出来了,会报复的!”黑衣青年气焰嚣张。
而另一路人马则去追击白衣青年,白衣青年往田间小路跑,躲在一棵龙眼树下。哪想到陈添财两个弟弟已经从侧面包抄过来。
“我什么也没偷啊!”白衣青年像泄了气的皮球,耷拉着脑袋。“抬起头来!”众人一看,“这不是邻居陈某吗?”
陈添财他们将两个小偷团团围住,并找到四块被撬下的石雕,其中两块已经抬到公路边。据村民反映,他们抓到小偷后,马上向岵山派出所报警。半个小时后,距此400米左右的派出所来了两个民警,他们随后又返回派出所,开了辆车来把小偷带回去了。昨日,记者希望了解有关问题时,该所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值班民警拒绝采访。
无奈:为防盗自毁石雕?
陈礼浪说,这幢古厝有100多年的历史了,是祖宗“辉相皇”六兄弟留下来的。
“100多年前,‘辉相皇’六兄弟去南洋谋生,靠着勤劳,赚了些钱。”陈礼浪说,他们不忘根,回到岵山镇兴资办学,建起了四幢气势恢弘占地500多平方米大厝。四幢大厝分散在相距不远的角落。
四幢大厝规格一样,最让后世子孙自豪的是,大厝上镶嵌的造型新颖,别具一格的石雕、木雕堪称一绝,可谓愈久弥珍。
可惜的是,上世纪70年代,其中一幢因被风雨侵蚀,部分墙体倒塌,因是危房,被强制拆除,如今剩下三幢。但目前只有陈礼浪一家住着其中的一幢,其中两幢都已经荒废,杂草丛生。小偷看上了这些精美的石雕、木雕,时不时前来盗窃。
“我们防不胜防。”陈添财说,每幢古厝至少被盗了10多次。
为了不让小偷继续伸出黑手,陈添财他们出了下策———故意将石雕、木雕上的一些图案毁坏,“也许这样,小偷就看不上了。”
陈礼浪说,“辉相皇”六兄弟在南洋一带有五六百后裔,逢年过节常回来看看,“他们若看到古厝如此‘受伤’,肯定很伤心”。
|
|
|
|
|
|